姚谦:艺术的价值
不可避免的,当今收藏的价值观,投资已经变成很重要的元素,虽然艺术投资不像股票、证券、期货的流动性好,但是在媒体多次报导艺术品高额的回报率新闻后,这些年艺术品已成为许多人的理财工具了。于是拍卖行以及许多画廊在推广艺术品上,总蕙暗示着其推广的艺术品高获利的可能,好吸引着投资人以进入这利多的市场。全世界一样特别是在亚洲,跟华人有关的艺术品,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明星艺术家,以及蜂涌而至的新收藏家们,于是一波接一波屡创拍卖记录的新闻一波,更是以斗大的版面出现在各个新闻媒体中。
在这用数字说话的艺术市场里,似乎“数字”也成了艺术价值的最具象的判断表现了,因此艺术本身的价值就很少被讨论了。其实在我来看,数字也能代表艺术价值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原本对艺术兴致不高的人来说,这绝对是吸引他们好奇的好方法。然而艺术对于人们最主要的价值又是什么呢?艺术家对于时代又有什么影响呢?前不久我参观了中国美术馆建馆五十周年藏品大展,心里有一些感触;看到一个美术馆以半个世纪的收藏来描述出这个时代属于华人的历史,其中价值绝对超过于这些作品的数字价值,但是也因为其艺术价值,也连带的提高了其数字价值的认可。从美术馆的角度来看艺术品,美术史是直观的和具体的,透过视觉阅读来感受历史,产生联想也点燃了学术的思考。艺术家也经由创作表达出自己与时代的关系,和自己的存在价值。对后来的阅读者来说,其艺术价值是绝对不是以数字来衡量的,这样的经验不只在华人,也在全世界各地方发生着。艺术家在创作时思考的不应该是其作品的价值,无论是数字或是作品的影响力,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本身对于创作上的不可回避的必须性,那是一种力量,来自于本能的主动性,不为名利的计算。于是当我们看见此刻许多明星艺术家,积极为了自己在艺术市场上的数据而努力时,自然也会怀疑这样的数据它的客观与可信度。其实我们知道还是有很多令人敬佩的艺术家,他们被动的被卷入这场数字的游戏里,在冷酷的商业机制下,所产生的指数曲线图表,透过此工具以商业对于数字的解读及交叉分析,在看似客观有效的理论下,却往往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评估,那就是“艺术本身的价值”,事实上这绝对也是不能在指数表所能客观的估算呈现。甚至可悲的是,在这指数曲线表的分析里,那些不在意数商业表现被迫列入表的艺术家们,常常呈现了不可推测的绩优状态,经常不如那些积极参与艺术市场,懂得如何在数据上表现自己的艺术家们。
我还是很固执的相信,当今所有艺术市场的数字分析及指数表现,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除非一个时代的结束,艺术家的艺术价值从学术角度上盖棺论定,而当今大部分我们所看到的当代艺术,都存在着很大的未知数,那都不是用过往几年的指数曲线图能断定与推测的。毕竟艺术作品的价值,还是来自于艺术家本身,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时代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而定,那都不是短时间能确定,并且呈现不可归纳的波动。所有经过迎向商业市场的操作,最终仍会被人们所识破。我必须再说明,我不排斥艺术商业。商业往往是普及文化的方法,透过商业手段可以让人群更公平有效的分享人们为生活努力的成果。文化以商品的形式扩展开也绝非罪过,但是绝对不要以数字为唯一的标准,特别是在艺术市场上,每一件艺术品内在的艺术价值才是最需要被散播与感染和评估的,那都是艺术家们每一段生命的精华,忽略了都是我们的损失。我还要再说一次,我从来都不排斥把艺术当做投资的标的物,只要千万不要以投资角度上急于回收的理由,来影响创作者,压迫了其艺术创作的可能。这个论点不只在艺术市场上,在出版界、音乐圈以及电影都是成立的,特别是近几年的华人电影,我们看了太多好的人才冒起,也因为投资思维的介入而陨落的实例。#p#分页标题#e#
- 上一篇: 吴念亲:古代玉器中龙纹的演变(八)
- 下一篇: 水天中:朱乃正——诗人气质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