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体与漂浮——在蔡锦画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蔡锦《风景21》200×190cm 2009
我对蔡锦的视觉记忆到1994年就停下了,那一年美术批评家提名展,蔡锦是少数几位入选的女画家之一。当时有20多位艺术家,由十几位批评家提名,出了一本画册,每个批评家要写一到两个画家。当时栗宪庭先生挑选了蔡锦来写,所以我没有机会为蔡锦写评论。
对蔡锦的画当时我印象非常深,那个时候画花的女画家不少,蔡锦的同学雷双也画花,画的也很精彩,但雷双当时画花的形态比较具体。蔡锦的《美人蕉》系列不是单纯画花,而是画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心理经验。以后在一些资料上看到蔡锦在床垫上画,在自行车座上画,在浴缸里画,我想这只是一种载体的转移,她是不是受什么观念艺术的影响,作为一个画家就不太纯粹了。用一个东西把平面上的画转移到各种地方,不是一个质的拓展,而是一个思路的平移。今天看蔡锦的个人展览,觉得非常有份量,这样的作品放到国外大的博物馆或者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很醒目,还没有能够替代的作品。现在比较活跃的女艺术家,如林天苗,集中人力、物力,做出经典的样式。但是我觉得蔡锦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画家,她目前做的这些装置我觉得是一种尝试,但我还是认为蔡锦是一位真正的画家。
看完蔡锦整个展览的感受,比较蔡锦现在的作品跟以前的作品,我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解体”,一个是“飘浮”。原来蔡锦的作品有一种岩石的感觉,像火山岩,有雕塑感。现在画面散了,所有的东西像蒲公英的花,开始在空中飞翔、漂移,实际上她的画面经历了一个从彩色到黑白到解体的过程,这个意味是深长的。她从视觉图像转向视觉风景,“风景”很散,一眼望去是整体的感受,这个图像也许是更早的花的物像的识别符号,早期作品有一种物质感,现在这种物质感好像蒸发了。
另外感觉蔡锦画册上的作品似乎更好看。蔡锦的原作不反光,感觉很干、很涩、毛毛的,画面不漂亮。画册有一种光在上面,觉得特别漂亮,色彩很强悍。蔡锦对色彩的运用、笔触的感觉、肌理都很好。
另外,蔡锦最近用亚麻布的本色,在上面直接画主体形象,不再填满画布,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意味着对画面的空间的感受有了一些变化,不像早先将画布填满,这倒有点像中国画的留白,把主体画出来,其它的放在那里,让大家想,这个也是值得讨论的。
- 上一篇: 字画收藏不熟还是不要做
- 下一篇: 收藏市场夏季总体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