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乡情入画——读窦申清新作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6:18:57
乡情,给窦申清的绘画以巨大的物质与精神的资源。窦申清以乡情入画,在语言上的艺术取向是以工笔重彩为主,多次渲染,重重渲染,有时甚至辅以写意的墨色氤氲效果,以达到预期目的。

  今天的画家,几乎大多数都生活在城市里,他们远离了祖辈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如此,也许是血脉情缘与意识积淀的原因,他们依然情系乡土,因而便有了“城市山林”,便有了“寻根”,便有了“四旧”之说,便有了在纸上“寻梦”的图景;应该说,这类作品反映的是当代人一种普遍性的精神焦虑,一种梦绕魂牵的心灵渴望。但是,在其中也有部分作品表现为一种凭空杜撰、一种空洞无物的胡编乱造,这是因为其作者远离了乡土,没有深刻的身心体验,只是迫逐时尚而已,其结果只能是苍白乏力,毫无动人之处。这里,存在着情感的真伪问题。青年画家窦申清数年来坚持以乡情入画,始终如一,不超时尚,不求闻达,只是为着表达那种倾吐不尽的乡恋。对他而言,故乡不仅养育了他,还赋予了他以智慧与艺术灵性。尽管,窦申清也属于走出故乡,进入城市的画家,但他的不同在于他仍然时时情系故乡,始终坚持故乡情怀,并经常回到故乡,去拥护土地、山川。  可以说,是故乡的山水、土地把他造就成为一个画,或者说,从他降生在故乡土地上的那一天起,他就注定了此生永远将和故乡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这是他作为人生的幸运,也是他作为画家的幸运。乡情,给窦申清的绘画以巨大的物质与精神的资源。作为一个执著于乡情的画家,这首先表现在他作品的题材、形式、内容与语言上。细看窦申清的作品,不难发现,他所有作品都取材于故乡的庄园、田野、山川、湖泊,特别是那浓郁的北国边塞风情,以及那种深深的体验与感受,是绝不同于别人的。他笔下的东北风情,都被他具体为生动的形象元素——丰收的农家小院、一串串的红辣椒、鸡、鸭、鹅、山野丛林、静静的沼泽、茂密水草以及大豆、玉米……并且,这些形象元素都被他以一种朴素的形式进行了组装与合成,造成了极其自然、单纯而又富有意味的乡情诗意,仔细看去在朴素自然中是充满了深深情意与感动的。当然,窦申清在画面上努力复原的是他儿时与青少年时代的故乡印象的记忆,这是弥足珍贵的,因为那是一种未被污染的质朴的自然图景,它保留着精犷、蛮荒、生动的本真状态,毫无人为雕琢与矫情之感。在申清的作品中,它是与文人画矫情做作的最根本之处,它形成了画家作品独特的面貌与风格。画家常常在方形的构图中,营造诗意境界与美感魅力,而且画面几乎像油画一样被安排得满塞塞的,像《泽原秋声》、《林间月出》、《初冬》、《春风春雨》等都是这样的;确实是内容突破了形式,内容决定了形式。显然,画家是在直面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创作冲动,并涌动了艺术灵感,自出机杼地创造了表现新内容的形式。惟有这种形式才能充分表现北方原野的村庄与景物,才能在视觉上给人以特定的美感。像《春风春雨》、《泽原秋声》等作品就是在方形构图中,融入透视而造成了天地深远旷达的艺术效果,使北国乡情获得了特定的形式美感。窦申清以乡情入画,在语言上的艺术取向是以工笔重彩为主,多次渲染,重重渲染,有时甚至辅以写意的墨色氤氲效果,以达到预期目的。窦申清的形象选择具有具象特点,尽管吸取了某些装饰性因素,或给以平面化处理,但就总体形象而言,仍属于具象写实一路,而工笔重彩技法正迎合了具象写实特点,往往在虚实浓淡,层层递进中,展示出北国山乡令人陶醉的魅力。譬如《风雨真情》、《唤秋》、《猪者》、《园趣》、《老塘新声》、《月光》、《春萌》等都是这样的作品。可以看出,其中花鸟部分是借鉴了宋人花鸟画的形式技法的,在细腻描绘刻画中透出神韵,令人感受到一丝山野气息,而那种特有的野逸与荒寒,正是北国山乡独有的情致。上述作品,是窦申清的情感流露与心甘情愿迹抒写,因而,具有质朴、真诚,充满率真之气。同时,我们也看到窦申清身居城市,却不受世俗的影响去追逐时尚,依然故我,坚持以乡情入画。在一种怀旧般的忧郁气息中,让人们领略到北国山野的诗意。窦申清的作品,不以机巧取胜,不炫耀技术,只是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转化成可视图景,展示给他人,而他期待的则是希望人们产生共鸣,共同神游他的家乡,并从中寻到久远的“梦”。窦申清作品中的乡情,正是记忆中忽深忽浅的“梦”的图画。#p#分页标题#e#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