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简话民间收藏60年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5:46:22
1994年3月27日,著名书画鉴赏家徐邦达为中国嘉德首拍敲下第一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间收藏活动经历了从低潮向高潮、从少数

简话民间收藏60年

1994年3月27日,著名书画鉴赏家徐邦达为中国嘉德首拍敲下第一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间收藏活动经历了从低潮向高潮、从少数人向广大群众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使地主老财的家当被分给贫下中农,除极少数开明人士外,农村已无收藏意义上的大户人家;在城市,收藏文物的各界人士常将珍藏献给国家,如北京张伯驹、天津周叔弢、上海潘达于、合肥刘肃等,郭沫若、郑振铎等文化要人更是将收藏的甲骨、陶器等悉数交给国家。这些慷慨捐赠,缓解了故宫等处大量宝物被运至台湾而造成博物馆藏品不足的窘境。

简话民间收藏60年

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琉璃厂文化街淘宝的“老外”成为街头一景

  低潮期的收藏主题

  1956年前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古玩店成为公私合营的文化商店。那时,一位部长的工资约三四百元,一位科长的工资也就70元。在工资偏低情况下,收藏活动处于低潮。但仍然有少数有识之士和知识分子,从微薄的工资和稿费中省吃俭用,为自己也为国家收藏,如田家英、邓拓、李一氓等。文物也不太贵,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北京琉璃厂、隆福寺等地书画古玩店的一幅明代王铎大幅草书标价80元,赵之谦篆书对联一副20元,黄胄绘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女孩画作也就几十元一幅。

  当时唯一大众化的收藏就是邮票了,面值不高的邮票成为老少咸宜的收藏。与中国关系密切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邮票,如苏联卢布、戈比面值的盖销票,匈牙利、捷克的体育邮票,波兰的花鸟邮票,甚至是西欧圣马力诺的体育邮票,都是集邮爱好者追逐的对象。邮票交换也成为当时大众流行的收藏活动。

  其后的社会动荡造成收藏的巨大损失。“大跃进”热潮中,一些收藏古钱和铜铁佛像的人士,将成筐的铜铁古钱和明清铜铁佛像及艺术品捐出支持“大炼钢铁”,化为堆堆废铁。“文革”中的“破四旧”是文化艺术品的劫难。在抄家最严重的北京,有一定身份或名望的民主人士、被打倒的“走资派”、有旧家庭背景的居民均遭厄运,木器家具、古玩、书画、古籍图书被整车整车地抄走,或送到造纸厂化成纸浆,或被“红卫兵”毁掉,也有的送到了文物部门。没有被抄家或没有被抄走的古旧物品或书画,所有者也悄悄处理了,以免招惹祸端。当时,北京地安门聚珍斋古玩店收购一幅清末书画大家张之万大幅山水才6元,杨守敬对联一副3元,冯玉祥对联一副1.5元。

  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谁敢谈收藏古玩书画?唯有江青、康生等人,对抄到的文物巧取豪夺。这一时期,唯一没有中断的收藏就是集邮,“文革”邮票是收藏新宠。新的收藏品类是红宝书和毛主席像章。各种版本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精美的毛主席像章,几乎是人人皆藏的宝物,成为热极一时的收藏活动。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