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章:近代词人兼书画家赵熙琐谈
清代同治、光绪以降,词坛名家辈出,出现近代词学上的创作高峰。远在巴蜀之地的赵熙,便是这一时期词坛之佼佼者。
图1、赵熙(1867-1948)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又署雪王龛,四川荣县人。他曾中乡试举人、殿试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国史馆编修等,亦曾参与维新变法。但他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在历史上可以忽略不计,人们知道他的名,基本上源自于他在诗歌和词学上的成就。他曾出版有《香宋诗前集》、《香宋诗钞》、《香宋词》等,近年由巴蜀书社结集出版为《赵熙集》,在学界有一定影响。
据说赵熙并不喜填词,他认为:“填词不如作诗,依着词律,逐个字填上去,真是自讨苦吃”。虽然如此,他仍然在1916年至1917年的两年间,写出了足以奠定他在近代词学史上的鸿篇巨制《香宋词》三卷。此后,他便封笔不再作词。于是有人问他:“既然作词了,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他则笑答:“我始终觉得作词不过瘾。有了这百十首词,也可以交代得过去了”,并且还说:“余于词,诚所谓不知而作之者”,正是这种带有“玩票”性质的、被赵熙自认为“自讨苦吃”、“可以交代过去”的填词,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夏敬观(1875—1953)评其词“芬芳悱恻,骚雅之遗,固非詹詹小言也”。有论者甚至认为,在近代词学史上,离开了赵熙是不可想象的。
赵熙在诗歌创作方面也与词学并驾齐驱,获得殊誉。钱仲联(1908-2003)评其诗“音节苍凉,意味渊永,千锤百炼,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蜀中诗人,刘裴村后一人而也”。刘裴村即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顺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衷圣斋文集》、《介文堂诗集》等。他在近代诗歌史上也是享有很高的地位。钱仲联将赵熙与之相提并论,足见赵氏在诗歌方面的建树。近代诗评家陈衍谓其诗“清奇浓淡,无不备也”,“语言沈痛,皆从肺腑中迸出,非薄俗轻隽之子所能勉托也”,“沈挚心思,出以深透笔力”,说明赵熙乃性情诗人,且诗歌具有不同风格,并具有深厚的功力,这不是一般的诗人可以得到的评价。
关于赵熙在诗歌、词学方面的成就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学界人所共知,但他同时在书画上亦颇有造诣,则不是很多人所知道的了。
作为一个诗人、词人,赵熙在书画上的成就体现出一个文人的笔墨清趣,是传统文人艺术修养的表现。他的书法,属于典型的学者书风。他早年曾师从乡贤王羲臣治学,而王羲臣之兄王羲东长于颜体书,因此赵熙耳濡目染,其早年书法受颜书影响甚大。他和当时很多书法家一样,几乎都是早期侵淫于贴学,然后转向碑学,遍涉诸碑。近人陈声聪(1897—1987)称其“书法最工,初为贴学,近小欧阳,后泛涉汉魏诸碑,于北魏之张猛龙,尤有入处。故所作峻整栗密,而又气骨森张,近百年间,罕有与并”,揭示其书法渊源及其在书史上的地位。赵熙自己有《论书二首》诗云:“一代经儒古阁修,偶遗笺札见风流。北朝碑版时髦学,尚有闲情仿小欧”;“谁知信本极雍容,险绝书家绍乃翁。试取道因留小影,吴妆窄窄立花丛”,据此亦可看出是赵氏书学之“行动纲领”,是赵氏书学渊源和书风之自我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为爱藏艺术网独家专栏,未经爱藏艺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爱藏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p#分页标题#e#
- 上一篇: 段君:2000至2010年中国当代绘画的新发展
- 下一篇: 冀少峰:精神的自然--读孟涛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