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国画

朱万章:明清画家笔下的灵猴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0:41:31
  画猴在中国画中属走兽一科。明清以降,专门以画猴著称者,并不多见。就现存作品而论,明清画家中有猴画传世者,大多为职业画家或佚名

  画猴在中国画中属走兽一科。明清以降,专门以画猴著称者,并不多见。就现存作品而论,明清画家中有猴画传世者,大多为职业画家或佚名者,只有少数文人画家参与了猴画的创作。“猴”因与“侯”谐音,故明清猴画中,多有将“蜂”与“猴”合绘为一体,有“封侯”之意;也有将“猴”画于“马”背,则有“马上封侯”之意。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猴画大多与封侯拜相有关,寄寓着传统士人的美好期许,是吉祥寓意的重要素材。从传世的明清猴画便可看出此点。

  图1、明宣宗《戏猿图》,127.7x62.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宗(1399-1435)朱瞻基热衷于生肖绘画的创作,传世的大量作品中,不乏羊、鼠、猴、犬……等,是明清画家中所绘生肖走兽品种最多者。虽然他日理万机,并未有太多闲暇精于绘事,有论者据此认为他的作品中不乏代笔之作,但现在托名而存世的作品中,多有共同特点,比如每幅画大多较为细腻,尤其对走兽的刻划方面,精细入微,与职业画家相比,亦未遑多让;作品多有“宣德xx年,御笔戏写”等题款,并钤“广运之宝”朱文大方印于其上;其作品多经明清宫廷鉴藏,并有多方鉴藏玉玺。《戏猿图》便是如此。此图所绘三只猿猴嬉戏于树上岩石间,为猿猴三口之家的生动再现,表现其天伦之乐。作者署款“宣德丁未御笔戏写”,钤朱文方印“广运之宝”和“御府图书”。“宣德丁未”为1427年。此图经清宫鉴藏,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等宫廷鉴藏印记,同时尚有“钦赐臣”、“臣荦”等印记。此图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件流传有序的明宣宗佳作。

  图2、明人《行旅图》,绢本设色,105x44.5厘米,瑞典东亚博物馆藏

  与明宣宗大致同时的“浙派”是明代重要的绘画流派,其代表画家为戴进、吴伟等人。《行旅图》(瑞典东亚博物馆藏)虽然没有署款,但从画风看,与戴进(1388—1462)极为接近。所绘一高士拄杖行于山间小桥,书童携琴紧随其后。这类构图与题材在明代山水画中极为常见,是典型的携琴访友、溪山行旅等惯用素材。所不同的是,画面中苍老的松树上出现两只猴子,一只双臂悬于树枝上,作荡秋千状;一只伏于树干上,作栖息状。虽然只是衬景,但猴子的顽皮,已活灵活现地在画中表现出来。图中山石,多为斧劈皴,为典型的浙派画风。

  图3、明人·《罗汉白猿图》,绢本设色,128x75.2厘米,弗利尔和赛克勒美术馆藏

  比《行旅图》稍晚的《罗汉白猿图》(弗利尔和赛克勒美术馆藏)也是一件佚名画作。从画风看,时代当为明代后期或接近清代前期。所绘一罗汉坐于蒲团,右手拈须,左手拈花,一只白猿仰头注视着罗汉。罗汉的雍容淡定,白猿的憨态可掬,在画中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人物的衣纹线条与晚明时期的陈洪绶(1599—1652)接近,但其赋色与格调则与陈洪绶迥异。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