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书画收藏缘何火爆市场?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3-10-22 10:30:05
书画收藏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艺术品市场的开放、居民收人的提高,这些都是书画收藏市场火爆的重要推助因素。   书画收藏市场为什么火爆
书画收藏.jpg
书画收藏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艺术品市场的开放、居民收人的提高,这些都是书画收藏市场火爆的重要推助因素。

  书画收藏市场为什么火爆?上百万、上千万元的成交价如何就轻而易举地被拍出来?一个大的背景原因是,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非常好,盛世搞收藏,富裕稳定的生活是人们从事收藏的基础和动力。有了经济基础,人们的各种文化消费需求就会增加,进行文化收藏于是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有眼光的投资者开始把投资方向转移到收藏上来,一些本来就有雅好的富裕人群也开始将一部分资金用在收藏消费上,这些是收藏市场发展的基本因素。至于书画收藏市场的火爆,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原因。

  收藏活动的苏醒和群体的扩大

  在20世纪90年代,沉寂了多年的民间书画、瓷器等收藏活动得到了复苏,并在短短的几年中蔚为大观,收藏爱好者、收藏家,以及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收藏团体(如收藏家协会)、博物馆、展览馆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并遍布全国各地。书画等各类收藏组织有法人资格的已有数百家,民间私人的博物馆、展览馆也有五六百座,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中。据有关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全国拥有一定资产的收藏爱好者,总人数达7000万人,载于《中华收藏名家大典》有姓名的也已有2400人之多。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中国书画收藏者和有名的鉴藏家,他们是书画收藏重要的生力军。收藏群体的扩大和规模化为中国书画的收藏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形成全国范围的空前的收藏热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助作用。

#p#副标题#e#

  官方收藏开始介入书画市场

  中国书画收藏,除民间收藏以外,还有一条重要渠道就是国家博物馆和各省、市、地、县博物馆收藏。新中国成立后,这条渠道一直畅通无阻。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开始得到飞速的发展。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共两千多座,中国书画藏品共有近18万件(不包括港台和私家藏品),从业人员已达二十多万人。其中,国家和省市级博物馆人才济济,设备齐全,财力充足,它们不仅是书画等文物最大的叨如藏保护者,而且是党和国家向全国人民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历史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重要场所,为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藏品的征集、庋藏等方式上,博物馆已由过去单纯靠国家调拨、私人捐献的模式,开始向由国家拨款和筹集资金(如“炎黄艺术馆基金会”、“徐悲鸿纪念馆基金会”、“敦煌基金会”等),向拍卖公司购置转变。北宋张先《十咏图》、米莆的《研山铭》大字书卷、明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清石涛《高呼与可墨竹卷》等,都是近几年来国家文博单位从艺术市场购置的书画珍品。这不仅保护了祖国文化遗产,而且为提高中国书画的国际地位,促进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官方收藏的介入,使得书画市场的学术地位得到提升,人们收藏和投资书画的底气更足了。

  大企业大投资者引领书画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一部分地区和人员先富起来,涌现出了一批独资、合资、民营企业,它们手中拥有千万乃至数亿的巨额资金。这些资金,除了扩大再生产以外,一部分资金也被拿来投向艺术市场,特别是中国书画市场。由于有充分的自主性和个人收藏家无法比拟的财力物力,故近儿年来,它们一直充当了中国艺术市场的重要角色。它们精品意识极强,为了在拍卖会上购得一件高档的书画等作品,往往一掷万金、千万金在所不惜。如北京中国嘉德拍卖公司2002年拍卖的北宋徽宗赵佶《写生珍禽图》以2530万元成交,南宋高宗赵构《行书养生论卷》以99()万元成交,这两幅国宝级珍品最终都被民营企业家所收藏。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十年来的书画成交作品,价格在千万元以上的,其中绝大多数为企业收藏家所购藏。而且,近儿年,不少国内的私营企业和大投资者还把眼光放在了海外市场,收回不少精品,提升了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地位,也抬高了其身价。所以,说他们是当前掀起收藏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是非常贴切的。

  企业收藏家进入艺术品市场,并以高价位收购藏品,曾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但实际效果表明,他们的投资行为是明智的。一方面他们借此显示了企业的实力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的渲染,达到了广告宣传效果,而费用却要低廉得多,真可谓一箭双雕!另外,企业投资书画等艺术品收藏,资金将转为生产资本,从而可以合理避税。而且,将来如果时机合适,再转手出售,还可以大赚一笔。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收藏的购物价格,不宜过多超过藏品的收藏价值,不然会影响市场走向的正常发展。

  企业的收藏带动了整个书画收藏市场向一个更热的方向发展,书画的市价也一再高升。

#p#副标题#e#

  大批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涌现

  民间收藏热的升温,需要市场的规范化。近十年,在国家文物政策的指导下,一批一批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相继成立,全国各地大中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珠海、南京、苏州、西安、武汉、沈阳、重庆、郑州等都有拍卖公司专门从事书画的拍卖。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现有拍卖公司数百家,近两年增加的速度尤其快,规模比较大、声誉比较好的有北京的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上海的朵云轩、敬华,香港的苏富比、佳士得,广州的嘉德,等等。它们的成交金额,据《收藏》杂志载文说,如以1997年为例,书画艺术品拍卖达数百次,推出字画数万件,成交金额过10亿元。又如1999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中国的古代书画、现代书画、以及油画、水彩画、版画等作品竞拍时的热烈程度,出乎人们的意料,一次竞拍,成交金额达3154万元,创世纪之交拍卖新高。又如2001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上海敬华四大拍卖公司,一共成交拍品7800件,成交总额达5.87亿元,创历史新高。至于2005年,国内书画拍卖的整体交易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单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北京保利、杭州西怜六大拍卖公司2005年共成交文物艺术品20323件,成交额就已经超过50亿元;其中单件拍品成交超过百万元的有936件,超过500万元的84件,超过千万元的26件。

  画廊经营十分红火

  书画收藏的火爆,和画廊的大量出现有着相互的因果关系。据《收藏》总第99期《艺术品投资十大热点》一文记载: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中国内地经营艺术品的画廊已超过2000家,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上海一地就接近400家。这些新出现的画廊以收藏经营现当代画家作品为主,大多采用代理、买断、代销等经营方式,专业水平大幅度提高,经营方式也更加完善和规范化。当年11月开幕的上海艺博会,画廊成为参展的主体,占参展总数的70%以上。此外,北京、广州的艺术博览会,画廊的参展数量也有大幅度增加,标志着我国一、二级艺术品市场已进入正式接轨阶段。2005年,台湾地区的画廊业开始大规模进军大陆,多家画廊进驻北京、上海、杭州等文化发达城市,有的独立运作,有的和内地的艺术经纪人合作,其中不少台湾地区的画廊主要定居内地开拓市场。

#p#副标题#e#

  文物回流出现高峰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流失海外,够国家博物馆一、二级标准的文物,包括书画作品,不少于一百万件。如果加上早前为赚取外汇而低价卖到海外的现代着名书画家作品,数量就有些说不清楚了。自从大陆的文物价格与国际接轨后,不少海外的文物开始回流,加上国家文物政策的放宽,即允许海外进口的书画等文物出入自由,遂使文物回流逐年增多,在2001年出现了一个艺术品回流高峰。据《收藏家》总第64期一文记载:2001年四大拍卖公司成交7800件文物艺术品,回流的占2000件,约占25%左右,其中有的还是艺术精品,如元赵孟兆<<归去来辞》行书卷,为国家一级文物,以682万元成交;清缂丝姜晟书《乾隆八微耄念之宝记》手卷以343万元成交。此外,北宋徽宗赵会佶《写生珍禽图》、米莆《研山铭》,南宋高宗赵构的《行书养生论卷》等,都是曾经流出海外的稀世珍宝,在正确的文物政策指引下,通过拍卖公司的努力,又回归了祖国。不少拍卖会的主打拍品都是回流的,而像北京的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就儿乎专门拍卖回流书画文物。在世的当代书画家,旅居海外的,也纷纷回到国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回归、怀旧作品展,在国内拓展知名度。

  除了以上原因,炒作、投机等因素也在推动书画市场发展中发挥了某些作用。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