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写心,随心赋彩:上官超英绘画及其他
艺术进入九十年代的中晚期,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再创造,成了艺术创作走出传统风格和饱和了的样式及创作程式而进入新一轮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画领域,变革的呼声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艺术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上笔墨中心主义与反笔墨中心主义的辩论与分岐,同样是中国画在语言形态上如何面对变化了的客观实在而具有独特精神品格的问题。应该注意到,这段时间中国画的探索与争论主要集中在山水画和人物画方面,尤其是后者经部分中青年艺术家之手,已脱离速描写生基础上的写实主义风格,进入直面社会现实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层面,文化和社会的观念涵量对笔墨的个性运用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在相比之下显得固步不前、因袭迟滞的花鸟画方面,上官超英的一大批作品的面世展出,为这个画种以及中国画的其它画种,注入了一股勃勃生气。上官超英涉猎的中国画题材和体裁是全方位的,因为他有着20余年艺术学习和创作的经验,而他在花鸟画的大写意和超大写意方面的创作探索和观念思考,尤其应当引人注目。绘画作品的审美价值的产生,在于艺术家通过笔墨色彩的铺陈,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一种具体物象之外的审美意象。意象的产生取决于艺术家主体的个人修养、对待文化、社会传统的体悟及对表现对象的反复揣磨,也取决于观众对画面图象的个人理解与阐释,然而无论怎样,从客观实存的物理对象到画面视觉图象再到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心中的意象,其产生过程是依循着视艺术作品为现实物体的一面镜子的反映论模式进行的。这种类似线性的艺术思维方式支配下的创作方式,在中国画的长期发展演革中,形成了众多创造审美意象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它们宛如一个个纽结,串连在中国画形成以来的这条自古绵延至今的脉络绳线上,这正是一部中国画各画种科别发展至今的历史。面对这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及存在于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今日艺术家所能做的,是否要沿着这条线性之路走下去,去寻求全新的艺术风格和语言样式呢?换句话说,绘画作品审美价值的产生,仅仅依凭艺术与现实的简单指称对应关系,仅仅依凭是否独创性找到一种风格和样式来替代现实物象而制造审美意象? 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产生和存在,都是由发展变化的客观社会存在决定的。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知识的原始积累与原始创造所带来的高度饱和,势必随着电脑信息资讯的网络化而步入知识共享的新阶段。作为人类知识谱系中一员的艺术,也因此从题材、风格、样式的机械对应中挣脱出来,从寻找原创性艺术语言以及反映现实存在(这个现实存在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它已发生了变化)的镜子模式中抽离出来,而进入到对中西方世界范围内人类一切艺术知识财富的共同分享、重新自由组合创造的时代。上官超英的超大写意花鸟画观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中显示其特有的价值的。他的作品给人最初也是最强烈的印象是画幅的巨大,许多作品可说是鸿篇巨制,一般都在三米见方以上。原本寄托文人墨客闲情逸致、供展阅于案几之上的花鸟虫鱼画,被他在尺幅上推展到如此的程度,其对观众产生的视觉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在他的画面前,观众找不到一种“远观取其势,近观取其质“的从容和距离感,而是全身心地溶汇到画面图象中,穿梭游离在艺术家提供的精神活动和笔墨色彩变幻的海洋里。这种巨大阅读迫力所带来的巨大精神自由和全新的感受,同时也是由上官超英对传统花鸟画语言词汇的个性化重组与再造造成的。花鸟画创作长期形成的法则、手法与风格,对于上官来说,既是丰厚的借鉴财富,又是难以愈越的屏障。或许在上官的作品中隐约可以看出近现代诸家诸法的风格影响,但给人感受更多的却是他对前辈艺术风格和手法在共享原则上的超时空、超经验的自由、大胆的组合、铸造。在画面构图上,他纵横捭阖,或疏可走马,或密不透风,图象景物的位置经营,全凭心性所至;景物四时移宜变化的物理规律全然服务于内心审美意象创造的需要。而其色彩的鲜明与差异的相得益彰,得益于他以厚重的墨色衬底或描绘主要物象的块面与轮廓,又以对比强烈的几种原色或石青、石绿、藤紫、杏黄诸色点染穿插于画面主要物象之间。在他的力作《四季荷塘图》中,四季荷花的不同景象被随心所欲地组合在一个宛若天成的世界中,在单幅小画中尚可指称某家某派的手法风格,在这里依随着艺术家内心对超乎经验之上的审美意象的追求而大胆组合、分解、构成,而这种分解构成的过程本身的难易驾驭能力,的确是上官超英多年来艺术学养和对艺术传统的当代发展可能性的深思熟悉的结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以心写心,随心赋彩。”这既是对中国传统绘画应物象形、传移模写、随类赋彩的创作法则的深刻领悟,又是立足于当代客观现实的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由传统而及传统之外,融中西现代艺术观念为一体,是发展之后的发展,是发展中的自由意识与超越精神,从这种层面上看,我不难理解他对一般花鸟画水墨笔意的大写意的拓展和超越。 不唯如此,上官超英更以其将特制的麻纸引入水墨画创作的材料,而印证着他对既有一切艺术语言规则和风格样式自由嫁接、组合的取舍态度。在他的一批麻纸水墨画中,笔线的书写性和转折的挺阔性,被麻纸粗涩的表面肌理吸收、消化、分解,色块和墨块的水性渗透与晕染效果也被弱化,然而在森森淼淼的斑澜图象中,一种种独具个性化的审美意象却跃然纸外,飘然而入观众的脑海之中。 上官超英以其对当代文化发展态势的领悟,实践着对待艺术创作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他的个人化的创作方式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铸造方式,他的轻松自由的驾驭艺术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他成为中国画当代创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 1997年4月下旬#p#分页标题#e#
- 上一篇: 一次实力的检阅:“东北当代油画展”评述
- 下一篇: 英雄归来:评沈敬东的近期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