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艺隽的国画
黄海秋韵(国画) 李艺隽
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画,是对世界绘画艺术的丰富。李艺隽的创作,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有些令人深思的东西。
李艺隽重视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和追求。他远追古人,近学名家,朝夕浸淫,以传统为根基,吸取营养,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他的《黄山云峰》、《峡江明珠》等巨幅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浓厚的功力与他艺术上的“化”工,重在师其心而不师其迹。
李艺隽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博采融化,使他独出机杼,自造新体,形成雄放与优美和谐统一的风格。他说:“阴和阳是书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果阳刚之气太重,作品必然产生火气、躁气、杀气、霸气,使人心烦意乱、让人感到不安,甚至感到恐惧;如果阴柔之气太重,其画面必然太甜熟,太柔弱,太消极,使人萎靡、志短、溺沉,因而缺乏进取气象。”
这是李艺隽对中国绘画美学的体悟,也是他在创作中力图避免的。从《岁寒四友》和《蕉荫双鸭》中,我们通过用墨的干湿浓淡,线条的滑柔涩滞,既能领略到梅、菊、松、竹的风骨与雄建,又可品味出它的热烈与
秀逸;既能从蕉荫中感受到幽深宁静,又能从双鸭的窃窃私语中听到一首小夜曲。
李艺隽的创作,在艺术内蕴的层面上惜守稳健,表现了一种与传统绘画不同质的东西。
首先,这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它常常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热情拥抱,以及蓬勃的精神之光对现实世界的闪射。传统绘画中一再出现的清幽孤傲、淡泊静穆的意境不见了,代之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明快、热情、强健、洒脱的风物与情怀。在《峡江明珠》中,作者用山、水、云、树共同构成了壮美飞动的旋律。他在《江南风光》中展现出花团锦簇的融融春意,在《黄山云峰》中借奇松怪石、飞瀑云海唱出大自然的热情颂歌,传达出了一种与传统绘画全然不同的生命感受,创作主体走出了空灵的殿堂而在现实世界的阳光下亮出了鲜艳的生命旗帜。这不禁使人想起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论断:“美就是生活。”
其次,是李艺隽在创作中对“大”的追求。他说:“中国画要走出古人的樊篱,关键在于表现一个‘大’字。‘大’意味着大气势,大胸怀,大抱负;‘大’显示出精神的蓬勃旺盛和空间的广度和意蕴上的深度。”他认为,要表现“大”,作为创作主体来说,一要胸襟开阔,雄视千古;二要造势行气,创造空间;三要笔墨凝重,避免繁琐;四要意境深邃,蕴含胶厚。
李艺隽在创作中是实践了他的理论的。《峡江颂》、《黄山云峰》等山水巨制,用“雄浑壮观、气势磅礴”来概括,确很恰切。此类作品从空间布局上,横阔千里,其间山势厚重雄放,表现了内在精神气度的浩大和强健;云水飘逸流荡,流露出生命的洒脱和隽秀。即使一些方寸小品、花鸟短轴,亦能从用墨、造势、行气上,显示出大家风范。
李艺隽是一位热眼看人生的艺术家,他的画,很少给人消沉委顿的感觉,画中显示的是旺盛的生命力、大气和热情。李艺隽是一位对生活乐观、热情的人,他豁达潇洒的性格,带有浓厚的世俗情怀。他热爱生活,尤其善于从生活中发掘美。这种人生态度、人生信念,使他在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对生活的热情赞美。他常在一片苍黛的山色上点染红楼红叶,在明净的水面上勾勒几片帆影、一串拖船,“热”气便蒸腾而出。写梅、写松,他总也会用朱红与墨绿渲染出明朗与热烈来。
当然,在中国,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已成态势,任何一种努力和探索,都只能为艺术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供一种可能。但即使在绘画艺术的繁荣时期,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画的主旋律是什么呢?我想李艺隽的绘画,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当代意识,抒发当代情怀。#p#分页标题#e#
- 上一篇: 艺术品市场:价格不是主要问题
- 下一篇: 中国90年代的美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