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油画市场连续发力 价位虚高画者心虚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6:41:42
包装者把这件作品称作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重要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也是为了下一步“出货”埋下伏笔。

  今年艺术品秋季拍卖人气大不如以往,然而从去年开始艺术品行情连续滑坡的情况下,中国当代油画市场却连续发力,在北京多次出现天价作品。沪上专家表示,当代艺术品中“价位虚高”的现象是始终存在的,恶炒一些所谓的经典,有时候让作者本人都“不好意思”。 张晓刚的《天安门》(红色版)、《生生息息之爱》今年北京秋拍分别以577.5万元和385万元成交。然而11月27日,另一版本的《天安门》在香港竟然以1804万元成交,估价的9倍,创下张晓刚作品世界拍卖纪录。这位中国人气最旺的油画家曾含蓄地表示,自己的画“不值这个价”:“我的画卖100美元时,心里是实实在在的踏实,卖到100万美元时,反而感觉很虚幻。” 在中国嘉德秋拍会上,中国当代艺术部分炒家云集,肖鲁的由两个电话亭和一个红色电话组成的装置作品《对话》,以231万元成交,这在以往是难以想像的。包装者把这件作品称作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重要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也是为了下一步“出货”埋下伏笔。 今年秋拍传统国画遭冷遇,乐坏了当代油画艺术的收藏者,高价位交易层出不穷。如王广义的《凝固的北方极地25号》以121万元成交、马刚的《超级虚拟秀》成交85.8万元、凌健的《白毛女》成交77万元、郑国谷的《猪脑控制电脑之六十二》成交47.3万元。刘小东的油画《三峡新移民》开价1000万元,被认为炒作痕迹明显。 沪上专家分析称,当代油画的恶炒之风很难在上海得到响应。这类油画的虚高价位多在一些高档画廊出现,所谓“愿者上钩”,整体难成气候,这和上海收藏者的口味有关。“上海收藏者历来对题材不敏感,多对技法敏感,目前在北方走红的当代油画,思想性、形式感远胜过技法,所谓学术性比较强。此类油画虽然近期连续发力,但多数上海藏家认为高价位购藏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