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艺术品收藏市场“大伪似真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6:35:45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旅游商品市场起步,当时主要经营复制中外艺术名家名作和职业画家的商品画,质量不高。至20世纪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旅游商品市场起步,当时主要经营复制中外艺术名家名作和职业画家的商品画,质量不高。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靳尚谊、吴冠中和已故陈逸飞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屡创新高,促进了中国艺术家原创精神的觉醒。艺术家们终于认识到,只有那些反映民族精神的、原创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品,才真正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市场和创作是不可分割的一对孪生兄弟。  2006年6月,国内第一条画廊一条街———观音堂文化大道在北京朝阳区王四营正式开街。以画廊为主体的一级市场的繁荣,奠定了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的画廊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属不盈利的边缘产业,一批批有志于艺术品市场的先行者,相继开画廊,相继倒闭。经过10多年的培育,中国的画廊业终于由边缘走向市场中心,由画摊、画店到画廊,不仅市场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现代营销理念、营销模式的进步。画廊一条街的出现,标志着内地画廊业开始走向成熟。  中国艺术品屡拍“天价”  2006年6月份的北京翰海春拍中,一件从海外征集的徐悲鸿《愚公移山》以3300万元创造了国内油画拍卖天价。同年11月26日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上,徐悲鸿的另一张名画《奴隶与狮》闪亮登场,以5711.28万元再度刷新纪录。为中国油画家赢得了尊重,在收藏界引起极大关注。  200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72.5厘米高的“大明永乐年施”铭款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以1.16亿港元被内地藏家竞得。这一成交价格立即引起国内佛像收藏热。  ……  精品力作屡创新高,备受追捧,表明以名家名作为主导的艺术品拍卖仍然还是公众关注的商业文化现象。  不过,这其中,已然有不少不和谐的声音。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北京拍出了2200万元的天价,陈丹青的作品也拍出了千万以上。  当代艺术品仅仅一年之内价格出现如此飙升,许多人对此颇感困惑。这是否正在经历中国书画前几年恶炒的覆辙?业界对此质疑声一遍。因为与此对照的是,中国书画整体低迷,许多公司流拍严重,人气明显低于往年,市场陷入调整的基调。  艺术品市场“三假盛行”  2006年7月,画家史国良发现北京某拍卖公司准备上拍他的作品中的两件是伪作,立即通知拍卖方要求撤拍,但拍卖公司拒之不理,最后史国良将该公司告上法庭并胜诉。  同年8月,吴冠中通过朋友寄来的图录得知,北京一家公司将在9月17日举办“吴冠中作品专场拍卖”,其中的21幅速写、1件油画、1件水粉、1件水彩画竟无一真迹。8月28日吴冠中致电该公司,称即将拍卖的专场画作不是他的真迹,要求撤拍。出于对画家的尊重和维护公司的信誉,该公司决定立即终止这场拍卖会。这充分暴露了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诸多弊端,诚信危机确实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有人说,由于立法滞后,执法不严,艺术品造假已成为商品生产领域造假的最后一块乐土。当前艺术品造假朝着区域集团化和产销一体化方向发展,甚至极少数地区的某些乡镇已发展到家家户户造假的程度。此外,是售假的网络化。业内人将之称为“三假”,指的是造假、售假、拍假。我国现有10多万家画摊、画店、画廊,其中,小、乱、散、差的画摊和画店有相当一部分销售假的艺术品。再者,是拍假的公开化。《拍卖法》规定,拍卖公司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假或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称其曾经拜访香港一家国际大拍卖行,问为何不拍卖中国字画时,对方回答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的鉴定水平尚能识别真假;90年代末至今,我们的专家已无法应对高超的造假产品,只好忍痛割爱”。由此,既影响了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声誉,也影响了投资和收藏。   专家有话要说  潘深亮(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研究员):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作假高潮,即宋、明、清末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四次作假高潮都是在国家经济相对繁荣的条件下产生的。而对现在的第四次作假的高潮怎么办?我以为要保护民族艺术品的严肃性,保护艺术家的正当权益,必须坚决反对作假,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一要加强立法;二是行政执法部门对于一贯作假、屡教不改的,要进行严厉打击;三是作者本人也要采取一些防伪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周倜(作家、收藏家):我是收藏瓷器的,单从瓷器市场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应该坚决打假。潘家园市场原来很繁荣,可是今年回国一看,摊子比以前多了,人却明显的少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假货更多了,一般人不敢轻易涉足。因此,我是主张要严管的。现在是骗子越来越多了,自己把市场给毁了。拍卖市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艺术品市场的“打假”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牛双跃(民间收藏家):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是鱼龙混杂的市场,必须打假,但打假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管理、监督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它。这是最根本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打假永远是句空话。我认为应该在一个健全的管理监督机制条件下,让艺术品市场自由发展。  杨才玉(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收藏》杂志主编):现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处于一个无序的、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的状态。要为中国的民间收藏建立一个健康的、宽松的、有序发展的艺术品市场,必须解决制假、贩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改革我们国家管理艺术品市场的现行政策,为那些深藏于民间的真正的古玩艺术品进入市场自由贸易、物畅其流创造条件。真的东西进不了市场,假的东西就赶不出市场,而我们现行的一些文物政策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已和文物市场的发展实际严重脱节,比如只能由国有文物商店垄断经营,还有三条年限的禁令等。这就实际上堵塞了民间大量艺术品的正常出路,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予以改革。因此,关于艺术品市场打假。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规范、如何管理的问题,是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备的问题。  私下交易盛行 破坏市场规则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艺术品应该通过经纪、代销、拍卖,在“阳光”下进入市场。而我们恰恰缺乏这缕宝贵的阳光。  画家的创作属于个人行为,一旦进入市场又非个人行为。由于私下交易的盛行,甚至一些外国拍卖公司也“入乡随俗”,直接寻找画家购画,从而影响了定价的公正性。长期以来,私下交易的猖獗不仅偷税漏税,由于其不稳定性和定价的随意性,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游戏规则,严重阻碍了艺术品市场经纪中介机构的发展。  知情人揭露“鉴宝”类栏目 专家权威消减 鉴定体系缺失  中国传统的古玩鉴定主要是目测手感,个人经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就有见仁见智的问题。专家的鉴定知识不外乎一是文献考据,二是文物考古,三是市场磨练。由于专家鉴定体系不够科学,以致考据、考古专家、学者都成为鉴定专家,难免有打眼的时候,也难为了这些专家。鉴定专家应恪守两条底线,一是专业底线,一是道德底线。  现在造假集团以高科技手段击穿专家的专业底线,金钱利诱冲破了专家的道德底线,鉴定底线破了,鉴定程序乱了,假专家扰乱市场,真专家良知受损,加剧了艺术品市场的混乱。  目前,各电视台推出了近十档电视鉴宝类节目。央视《艺术品投资》的负责人方书华表示,收藏鉴宝类电视节目确实有泛滥的趋势。就如同前些年的综艺类电视节目泛滥一样——很多电视台发现这类节目的收视率比较高,就自己也开一个。其实,想把收藏鉴宝类电视节目办好是很不容易的,跟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收藏传统、文化特点和民间藏品资源有着很大关系。有的地区,历朝历代民间收藏都不是很发达,藏品资源自然少,想找出珍稀的、能吸引观众眼球的藏品上节目自然比较难。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权威专家在节目中讲述鉴定诀窍。这样一来,便扰乱了收藏市场,应该加以整顿。  赝品被当成真迹估价  著名书画鉴定家张蔚星表示,现在收藏鉴宝类电视节目中把赝品当成真品的情况确实非常多。以某电视台的收藏鉴宝类电视节目为例,2006年的一期节目中,专家为一套齐白石通景屏估价上百万元,但其实这套通景屏是赝品。2005年5月,在该鉴宝节目中,还曾出现过一幅吴作人《牧牛图》,在节目中被专家现场鉴定为真迹。估价25万元。后来,吴作人妻子、著名书画家萧淑芳及萧淑芳的关门弟子、画家曲赫东,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法人代表、吴作人先生的女婿商玉生均认为该画是伪作。此事在收藏界引起巨大反响。  评委收藏假画鉴定为真迹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画鉴定家透露,某电视台的一档艺术品投资类节目,在去年的一期节目中,曾聘请一批南京著名书画专家担当评委。节目中,有一幅署名郑板桥的竹子画,专家团给估价500万元。其实这幅画就是担当现场评委的某位南京书画专家的,是他以极低的价钱从别的城市买来的,而且买时就知道是赝品。不知他通过什么手段,把自己的画搞到自己当评委的节目中,而且当着亿万电视观众,把赝品鉴定为真迹。  组织者请演员扮“持宝人”  据一名参加过某收藏节目录制的专家揭露,场上的持宝人是组织者找来的演员,宝物是组织者事先安排好的,有些持宝人对收藏根本不懂,纯属背台词儿,只是靠他们出色的表演天分蒙骗了电视机前不知情的观众。  伪专家最易出问题  现在文物鉴定界不但赝品泛滥成灾,而且伪专家也很多。方书华表示:伪专家大概分为几种:一种是不论什么藏品,一律说是假货;一种是不论什么藏品,一律说是真货;还有一类专家声誉卓著、著作等身,但搞的是纯理论,明明不懂鉴定,还要去搞鉴定;更有的专家,以开证书为荣,以赚钱为目的。如果把这些专家请到电视节目上,就容易出问题。而那种专门给别人开证书赚钱的专家,一概不能要。 #p#分页标题#e#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