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艺术投资新脉动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5:52:44
  美国著名的未来大师奈斯比特和阿伯丹曾经预言,在21世纪,艺术品投资将取代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人类主要的投资方式。虽然到

  美国著名的未来大师奈斯比特和阿伯丹曾经预言,在21世纪,艺术品投资将取代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人类主要的投资方式。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的预言仍然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目前一股“全民”收藏的热潮己开始席卷华夏大地,艺术品正在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艺术品投资重现生机

  2009年处在金融危机的转折点,2008年无论艺术品销售还是拍卖,都出现大幅下滑的趋势。一种并不乐观的大环境下,艺术品投资酝酿着一种全新的机遇。许多职业买家纷纷逢低出手,年初的“2009艺术经济论坛”就针对金融危机下的全球艺术市场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而不少专家均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见底回暖。其中,文化部副司长张新建在论坛上谈到当前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态势问题时说,目前艺术品市场的回调已经见底。

  除了“回调见底”的积极论调外,艺术品投资的收益再一次被聚焦在公众的视线内。同样是年初,“梅墨艺术品投资指数”创始人梅建平就谈到,根据梅墨艺术指数从1955年到2000年每年市场的发展情况,艺术品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间,和股市的表现基本相当,艺术品市场1955年到2004年的投资回报基本达到年回报率10%,股票同期回报为10.4%。而相对于高风险的股票而言,艺术品风险就比较小。另一方面,他又提到,“艺术品是比黄金更好的抵抗通胀的工具。”这些关于收益较实际的观点,无疑都给予低落的市场一份信心。

  于天宏曾经就可预期的艺术市场做过以下分析。其一,根据很多私人银行财富报告的数据,中国个人净资产在一千万人民币基上高端消费人群已经达到33万以上,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再出发这个人群快速增长可能超过一百万,这个数字在未来五年可以预期的。最重要这一百万高端消费人群有多大比例常规性购买、收藏,或者以艺术品作为投资标的。他觉得33万里头不会超过1%,可能有5%—11%偶尔会买一到两件投资作品,未来五年到十年这个人群增长到100万的时候,这个基数会达到5%—10%。其二,下一个财富攀比浪潮是艺术品。其三,美术馆建立浪潮还有机构收藏浪潮可能带来集团性投资和消费浪潮。未来艺术馆浪潮和美术馆浪潮很重要,我国人口基数要比欧美大,还有很大的空间增长。其四,艺术品理财服务和金融工具化的问题。在欧美艺术品作为资产抵押可以拿到50%或者50%以上贷款,在中国现在是零,一定有这样的需求,而且五到十年这种需求一定成立。当艺术品具有资产性质变化,会带来一个全民化投资浪潮。其五,政府对艺术捐赠和收藏的税收优惠政策。其六,政府逐渐对公共艺术的热情、还有认同,这样会带来一种国家需求。其七,中产阶级有可能明天变成顶级财富人群,对整个艺术市场有变化。

  无论是形式上判断的回暖,亦或是人们对于艺术品的投资观念的转变与信心,都能够推进其重现生机的进程,与此同时,理性的投资方式也是促进市场新生的有力因素。可以预见的是,全民投资的热潮似乎即将来临。

  艺术品金融化的多样形式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荆治中在一次报道中谈到,“金融证券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是15%,房地产业是21%,而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回报率却在30%以上。”在他看来,艺术品的高回报率让艺术品收藏成为最赚钱的行当。而与梅建平谈到黄金同艺术品之间抵抗通胀的比较中,又可以见得艺术品较高的保值性,让公众尤其看重。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一个题为“艺术品正在成为金融资产”的艺术品投资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发展,促使艺术品越来越具有资产化的特征。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主的金融行业,对艺术品市场表现出极大兴趣。而艺术品似乎也跃跃欲试地加入其中,究竟艺术品如何实现与金融的对接,走好金融化的道路,已经引起了全民的关注。#p#分页标题#e#

  曾经有一位金融业专家所说:“艺术品投资离不开现代金融,西方的艺术品市场离开银行业是难以想象的。艺术品是金融界与资本市场都不可忽视的金融产品。”专家认为,在资产组合中,如果拿出15%-20%资金用于艺术品投资,还是比较理性的。

  以往,艺术品的投资渠道相对较单一,高价购买艺术品的方式难免曲高和寡,也并非每个平民都能亲近的。而如今,艺术与金融的对接,就目前市场上,呈现出更为多元的投资形式。除了艺术品拍卖之外,还出现了艺术品基金、艺术品担保、抵押等多种金融工具,以此逐渐开始形成我国的艺术品流通体系。

  艺术品基金,从艺术品的主体来说,是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基金公司与艺术品拍卖公司形成互动。目前国外某些投资艺术基金,好像将其看作资产配置的概念,也有将其看作是投资架构。而鉴定是根据经验法则的,一个拍卖公司要决定这件作品是不是可在市场上买卖,而非辨别真伪。因此,艺术基金也存在一定风险。

  艺术品保险,仅保险公司与受保机构、个人满足了各自的需求。艺术信托,也有选择地与艺术家合作,给艺术家提供特殊的金融服务。就基金而言,2008年,民生银行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一号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家涉足艺术品投资领域的银行金融机构。但国内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承担艺术品保险业务,主要因为该业务还涉及到艺术品价值以及鉴定的问题,以及管理办法等。

  艺术品按揭,雷同于房地产的按揭,先住房后付款的“商品房抵押贷款”的做法。2009年6月开始,国内中菲金融担保公司继2008年在拍卖会上首开当代书画金融担保先河后,又推出了当代书画金融按揭服务。引起了金融业的极大关注。由于当代字画在艺术品投资中,更趋向于大众化,因此,书画按揭的金融服务一经推出,引发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投资欲望,也为艺术品市场进入消费时代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由于金融业的介入,将担保、按揭理念引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拍品的真实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艺术品证券,王吉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伟大的艺术品最适合证券化”,让一些金融专业人士的脑海中开始构筑蓝图。于天宏谈到,艺术品证券化必须满足“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这一核心经济标准。发起机构通过受托征集到一定规模的艺术资产,进行一定的组合结构安排,将资产兑现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后重组,将该现金流“真正销售”给一个远离破产风险的特设机构,再由这一特设机构组成艺术品产权证券化产品进入证券市场。可以说,金融与艺术品的对接,在目前的中国还刚刚起步。其实,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介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可以有多种形式,除担保、典当、按揭、证券化外,还可以收藏优质艺术品,赞助大型艺术活动,为艺术品投资人担当理财顾问等,通过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合作,银行树立自身的品位与形象,也可获得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一杯羹”。

  全民艺术投资热潮思考

  不可否认,艺术品市场一直存在着某种热潮背后的疯狂。鉴宝类节目的热播,给全民上了一趟艺术收藏的大众课;各地古玩市场的繁荣给百姓搭建了“收集古董”的平台;赝品的盛行、价格的哄抬曾一度使之成为泡沫的投资。这个遍地黄金的市场也是有较大的风险。一方面,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制度。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还不能掌握定价权。通过梅墨指数可以看到,艺术品市场在过去五十年中,曾经历非常大的调整,三到四年的时间,艺术品市场整个下跌40%。

  文化部副司长张新建分析了当前制约艺术品市场主要因素:

  第一,中国艺术品市场诚信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现在是艺术行业最好的时期。然而艺术品市场现在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艺术市场也深受其害。艺术品市场为什么有很多有钱的人,不进入艺术品市场,宁可去买宝石、买汽车去销售,不进入艺术品市场,就是因为艺术品市场诚信建设还有很大的距离。推出诚信画廊的评选制度,但是诚信离我们还很遥远,诚信恰恰挡在大宗高端消费者面前不可逾越的门槛,不诚信就不敢进。这是我们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p#分页标题#e#

  第二,中国高端艺术品市场是比较外向性的市场,国外经济发生危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也必然影响到中国外销的艺术品,特别是高端艺术品。随着国外市场不断回暖,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会打开新天地。

  第三,目前还没有大宗资本的介入。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整个艺术品市场年营业额四百多个亿,也就是当前深交所一天的交易量,应当说很小,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没有发展起来,诚信问题和外部市场的问题,还有一个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制约,使大宗资金没有进入艺术品市场,这也是制约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市场机制保障,才能够真正优化艺术品投资的体系,也能够给全民积极参与构建一个合理、可信、有前景的平台。而全民参与其中,也不再是以往的盲目与跟风,而是更为理性的选择与金融相关的艺术投资产品,让大众的投资分配更为丰富。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