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兰州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5:47:36
  陈履生(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研讨会主持人):  在我的印象中兰州画院是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兰州画家所表现出来

  陈履生(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研讨会主持人):

  在我的印象中兰州画院是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兰州画家所表现出来的地域生活的气息,以及他们严谨的创作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专门为《“大河魂”作品集》撰写前言,提前为我们梳理兰州画院的发展。学术界应该更多关注市一级甚至中小城市,乃至基层的文化发展。基层的文化发展是我们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种普及和提高,全国的文化软实力就难以提升。

  黄土高原风采,当代文化气息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兰州画院能取得这样的进步,除了绘画技巧,也包括文化品位和文化自觉性的提高。他们通过多次采风活动,在考察文化发展现状的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了西北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兰州画院的作品在北京展出,一次比一次进步,很有生活气息,西北的国画和油画,包括国画的山水画、花鸟画都站得住。我想兰州画院会有更大的进步。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兰州远在西北高原,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有风沙和风雪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文化的荒漠——曾经由于各种历史的机缘,它汇聚了很多文化名人。老一代艺术家给兰州带来了文化营养,反过来,西北高原的地域风情也给艺术家的作品增添了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色彩。今天的展览给人很大的鼓舞,这说明兰州的美术界新人辈出。另外,兰州当代画家作品里面,既能反映甘肃兰州黄土高原人文风采,也能看到他们不断吸取当代文化艺术的新信息,与时俱进。祝愿兰州美术能一如既往、一日千里地发展。祝所有兰州老乡健康,艺术创作大获丰收。

  对地域文化与个性的探索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兰州画院提出要创作追求“黄土气息、东方情韵、时代精神”的作品,我的理解是追求具有现代气质的地域风格。他们组织“大河上下万里行”写生与考察活动,选择黄河两岸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创作题材,在作品中力图发掘与表现“黄河文化精神”,都体现了这一追求。不过,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具体选择与表达方式,如郭文涛喜欢从苍厚有力的大山形象中寻找深闳的精神内涵;董吉泉则多把大山与人文景象结合起来以求取西北山水的亲切感;韦博文细密的写实人物和景物似乎沉浸着一种静态的沉思,但处处细密,也会伤及精神表现的单纯性;王辅民和巫卫东以写意表现手法刻画西北人特别是藏族人物,致力于造型、笔墨与地域风格的思考与求索;王庆吉和骆少军的山水画,都着眼于西北山村的描绘,重视对生活气息的表现,其中王庆吉多以高远构图描绘塬上村落,有很强的地域特色,特别是《古塬秋绪》、《山居秋色里》等作品,用笔繁密而能保持整体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骆少军生拙的笔法颇见个性,与西北景观的苍浑感相合,这从《鲁家沟记游册》等作品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地域风格和艺术派别,是建立在个人风格基础之上的,但无论是个人风格还是地域风格,都只能自然生成而不能生造。甘肃画院和兰州画院在尊重画家个人选择与创造的前提下,提倡对地域文化与个性的探索追求,表明他们尊重文化艺术的规律。

  思想活跃,艺术上不保守

  孙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

  我1959年到兰州工作,对甘肃很有感情,亲眼目睹兰州在艺术上的巨大进步。我印象中甘肃虽处西北,但不保守,在西北是思想最活跃的,胆子很大。过去因经济落后,限制了它的发展。“文革”后随着经济的飞跃,甘肃画家的作品跟全国其他地区画家的作品水准很接近。由于资讯的发达,许多画家到全国各地学习、交流,艺术风格跟许多当前比较时尚的风格相接近,把很多好画家输送到北京,这也是甘肃画家的特点。我觉得在表现西北大山大川广阔的气概方面,古人没有表现过,这非常有画头。在座的郭文涛先生,我非常欣赏他专门画西北山水,而且画出了自己的风格,这也是他在艺术上的一大长处。画家骆少军先生把西北的山川、窑洞画得非常好,作品非常有地方乡土气息,这是一大收获,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探索。这次看到的作品使我非常振奋,给北京带来大西北的清风。我们希望更多更好的甘肃画家描绘西北山川。#p#分页标题#e#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兰州画院是一个市级画院,今天见到这么多兰州的画家和作品,能做到这一点很了不起。全国有不少的省级画院、市级画院,我觉得兰州画院水平还是很高的,这是真话。有4个词可以概括看这次展览的感受:传统、沉雄、生活、乡土。尤其提到生活,我觉得正是生活让画家们把兰州的乡土味、兰州深厚的文化积淀表达了出来。用认真的方式、多样化的手法、不背离传统的主流样式来表达,我觉得很好。

  追求更“古”更“新”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这次画展能够展示兰州画院的整体水平,不仅水平齐整,还有他们自己的特色。兰州画院的作品给我一个突出的感受是西北的风格比较浓,除了郭文涛老师画的西北黄土高原的山水之外,还有西北其他的山水,比如我还比较喜欢董吉泉老师的作品,把青绿和水墨结合得比较完美;比较突出的还有人物,包括巫院长和很多画水墨人物的画家,画的人物很有西北人的性格特征,包括笔墨运用。巫卫东的笔墨运用很有特色,把素描结构突破了,这样可以容纳更多中国传统的笔法、水墨的技法,带有很大的表现性。我注意到裴林安的油画《空间交错》,他把兰州市的崛起和危旧房形成一个对比,这是很有新意的。总的感受是这个展览很有特色,表明兰州画院在全国画院里是独树一帜的。我希望兰州画院画家的作品更古、更新。“古”就是说,充分利用兰州以及甘肃的传统文脉,像丝绸之路,很多古代的东西,并不一定画完全的历史题材,包括传统绘画当中的古意更好地挖掘;“新”就是说,画的乡土味比较重,但是当代兰州的都市生活、都市人的情感思想、精神状态也应给予表现,这样我们可以向更好、更高的境界前进。

  土气、野气和粗犷是最好的质感

  尚辉(《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我的想法和大家一样,兰州画家整体水平非常整齐,不像我们想像中那么偏远,甚至比一些省级画院在生活挖掘上更有自己的特点。也许在艺术的修炼上有待提高,但是给我们充满生机的印象。比如说,陶积福的作品里个性面貌少了,但是对中国画传统,尤其是对于吴昌硕笔墨修炼的程度,从中可以看到甘肃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当然除了传统之外,我们更多的是从巫卫东、范文阳的作品里感受甘肃人的形象,不仅仅是人文形象的表现,而且在水墨画的人物语言上也有独到的地方。郭文涛、骆少军的作品,在山水画上形成具有地域风格的特征,如果兰州画院的作品还跟上海画院那样很洋的话,就失去了兰州作为一个学术重镇的特殊性,好在作品里面呈现的正是土气、野气和粗犷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兰州画院最好的质感。唯一需要加强的是在艺术的修炼上更进一步升华的问题。

  奚静之(清华美院教授):

  今天看到这么多艺术家来参加这个会议,加上他们整个展览的作品给人一种振奋,是一个非常好的景象。兰州画院给我的整个印象和感受是它的地方特色很浓郁,很有乡土气息,表现西北的风景、人情和对兰州的感受,我觉得很难得。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非常精湛,这个展览很有自己的特点,肯定会得到美术界、喜爱美术的人和关怀大西北艺术发展的人的帮助和阐释。

  主题性创作为画院发展提供思路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这个展览的主题很好,我想到一个问题:现在全国的画院很多,画院画家画什么?我们花了纳税人的钱,养着画家干什么?我觉得兰州市委、市政府抓对了。兰州画院不但符合画院本身的体制要求,更重要的是画家本身磨练了业务、锻炼了队伍、增强了画家的社会责任感,把画院的画家和社会上的自由职业画家拉开了距离。画院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我们逐步解决的,今天兰州画院办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画院的工作,一定要抓本位,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搞主题性创作和展览。#p#分页标题#e#

  邵建武(《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

  很多兰州的画家在北京的某个画院或机构研修,他们掌握老师的观念后,其作品已经很难和老师有青蓝之分。刚才谈到画院花纳税人的钱,兰州画院组织画家进行两次长距离的写生采风,把对文化积累的调动纳入到比较大的框架里。我觉得国家的有关机构应该从纳税人的角度对文化扶持政策进行调整。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