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本土画廊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处境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5:42:13
  一 本土画廊业的快速勃兴及其“小儿麻痹症”  本土最早的画廊办起于何时?近三十年,本土画廊在艺术推进

  一 本土画廊业的快速勃兴及其“小儿麻痹症”

  本土最早的画廊办起于何时?近三十年,本土画廊在艺术推进进程中扮演着何种角色?迄今,本土存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符合现代艺术动态管理学要求的画廊?在所谓“画廊”遍布全国各地的今天,画廊面临、存在哪些问题,其处境如何?长久以来,这些极其重要的问题未曾得到学界相关人士应有的重视。画廊(商业、营利性画廊)是艺术市场的基础环节,前卫画廊是学术机制的基础环节。由于本土画廊所面临的问题及处境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目前本土艺术市场的运行状况和学术机制的合理与否,对画廊处境地深入考察和对画廊运营模式地理性考查皆关系到本土艺术市场和学术机制运行的完善、合理化。

  本土大概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0年代初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没有画廊的时代”突变为“到处都是画廊(画廊遍布各大、中、小城市)的时代 ”的。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画廊如春笋般生长起来的呢?是艺术自身推进的需要和结果?是政府完善艺术市场的需要和结果?还是商人出于投资的需要和结果?很明显,画廊业在本土的勃兴既非艺术自身推进的需要和结果,亦非政府完善艺术市场的需要和结果,而是商人出于投资的需要和结果。因为本土画廊业的勃兴背后起作用的是“投资动机”,非营利领域完全空缺,所以本土艺术市场和学术机制先天就患上“小儿麻痹症”,存在极大先天性缺陷——功利、投机意识深入骨髓。

  本土最早的所谓“画廊”办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前的中国是没有画廊的——至少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之间是没有画廊的。即便90 年代初期也不容乐观——那时新闻出版署查封《艺术市场》这一刊物时就强调——“艺术不是用市场来推动的,社会主义艺术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不能用来买卖”。可以说,1992年中国实施全面改革开放后本土艺术全面走向市场之后才可谓开画廊成风,兴起于90年代的画廊业在之后10年左右时间里可谓风起云涌、霸气十足。然而,那只是一个发情期,全球金融危机很快终止了本土画廊业过于漫长的发情期。漫长发情期之后,本土画廊的成熟成为必须和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本土画廊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和其处境的改善需要一种更为实在、具体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直指问题并对症下药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

  本土画廊不是不存在问题,也不是处境很好——其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水深火热中,并且因其自身问题长久不被解决而处境变得愈来愈窘困。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将本土艺术市场和学术机制运行的完善、合理化寄希望于商人(包括外国商人),这很具有讽刺意味,反映出中国人价值观念的集体功利化,因为无需多想便可以清楚地知道,要求商人不营利、不追逐利益那等于要求屎壳郎永久离开粪便而从此不能与粪便共生灭。事实上,艺术市场的良性化和学术机制的合理化得依赖于基金会的创立和政府对非营利财政拨款的清晰界定,甚至基金会的创立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商人而应该合理、合法地聚拢民间资金。学术机制和艺术市场的分离、分工是必须、必然的,这种分离、分工也是艺术动态管理学首先需要考查的东西。

  二 画廊在现代艺术动态管理学中的位置及功能

  现代艺术动态管理学是适用、指向现代民主社会和现代多元文化系统的一整套艺术制度,其建构首先需要根除“每个人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陈旧价值观念,确立“共赢”、“所有人都是赢家”的现代意识。现代艺术动态管理学能让艺术作品(艺术)、资本、市场的结合科学(专业)化、合理化、良性化,从而使本土艺术市场和学术机制得以完善、健全,因为现代艺术动管理学能保证每位艺术活动参与者“各取所需”,同时能避免艺术活动参与者“相互残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等“窝里斗”行为。#p#分页标题#e#

  艺术作品(艺术)很显然不同于普通商品,也不同于工艺品,这就决定了艺术市场在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市场要求的前提下必需构筑自身的特点和建构适应自身特性的市场流通机制。艺术作品(艺术)、资本、市场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艺术市场,资本、市场都与普遍意义上的市场机制挂钩,需要符合基本的资本流通程序和市场经济要求,而艺术作品(艺术)则具有自身不可损毁的天然属性。艺术作品(艺术)具有三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文化属性,资本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艺术作品(艺术)和资本显然是在社会属性这一维度上结合形成艺术市场。文化属性是艺术自身所独有的,艺术作品(艺术)对整个社会的意义体现在其文化属性上面。

  画廊出现后,其就成了艺术交流活动、艺术作品“买卖”活动的场所。画廊很显然是现代艺术推进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深究一下便会发现,中国人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画廊”只是“画店”、“画摊”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画廊,工艺品商店、古玩城、文物商店、菜画(商品画)画廊、赝品(印刷品)画廊等皆属“画店”、“画摊”的范畴。“画店”、“画摊”很早就出现并持存至今,但专业画廊出现很晚,像本土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一些肖似外国(主要是西方欧美等国)画廊的画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有人都认为画廊就是卖画的地方(门市部)相当于卖花的花店,完全是市场的一个环节。但是花店的花从哪里来,画廊的画从哪里来?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弄清楚画廊在现代学术机制中的位置和功能。

  艺术作品(艺术)在离开艺术家的工作室后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命运:一种是“艺术作品(艺术)——展览(前卫画廊)——阐释、批评(批评家的阐释、批评)——美术馆——艺术史——博物馆”,另一种是“艺术作品(艺术)——画廊(商业、营利性画廊)——拍卖行——商人、藏家”。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人们从这两个艺术作品(艺术)循环系统(产业链)可以看出,进入市场并不是艺术作品(艺术)的唯一命运。艺术作品(艺术)离开艺术家的工作室首先进入的是画廊,这里需要区别开的是第一个系统进入的是前卫画廊而第二个系统进入的是商业、营利性画廊。在中国第一个系统是被忽视的,人们通常意义上谈论的只是第二个系统,即艺术作品(艺术)进入市场的情形。但是,第二个系统只关涉艺术市场的完善,其并不关涉学术机制的健全,而对第一个系统地全力建构才关涉学术机制的健全。

  “画店”、“画摊”这里不在探讨之列,似乎也没有多少探讨价值,这里需要探讨的是前卫画廊和商业、营利性画廊各自的功能。商业、营利性画廊对推进艺术(当代艺术)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唯有的意义就是传播艺术。倘若让商业、营利性画廊左右艺术(当代艺术)的推进的话,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似乎中国艺术(当代艺术)随全球金融危机所显露的很多问题都与此有关。严格意义上讲,左右、促动艺术(当代艺术)持续推进的应该是前卫画廊。问题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多少前卫画廊,商业、营利性画廊也是千篇一律。事实上,在没有前卫画廊的境况下,商业、营利性画廊运作的不合理直接摧毁了艺术(当代艺术)而不是推动了艺术(当代艺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