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帝为何狂热收藏白银
张居正的税收思想是超前的,可他的征税手段却是落后的。在一条鞭法的实施过程中规定,老百姓交上来的“碎银子”要熔化重铸成银锭,才能最后收归国库。这个过程称为“煎银”,而在“煎银”过程中损失的白银就叫做“火耗”。
明代实行一条鞭法后,不得不另征“火耗”费。而“火耗”率之高,竟然占到了税银的20%~30%。实际上,“火耗”相当于官员的额外工资,这就大大助长了贪污行为,让百姓痛恨不已。
到了清代,官员们仍沿用了这种做法,而且,清代的“火耗”是不断加重的。一般州县中,每两税银会有二三钱之多的“火耗”,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由于赋税少,官员为牟利,使得“火耗”甚至会数倍于正赋。清朝初年的征税“火耗”率,曾达到50%。虽然顺治、康熙年间也发过禁令,但并不起什么作用,这以后,清政府也就默认“火耗”了。
另外,明代中国在“弛用钱之禁”、恢复使用铜钱之后,开始重新铸造铜钱。而“弛用银之禁”后,却没有及时铸造“银钱”。
“银元”一词,专指从外国人那里来的银币。比如,西班牙当时已经在墨西哥铸造了大量“银元”并流入中国。但这些银币在中国却不能流通,中国人要大费周折地把银元熔化掉,再铸成碎银、银元宝,仍然用“两”来称重。这种中国特有的白银流通方式,被称为“银两制”。
明朝的银锭按重量划分有不同的等级,其中最大的为50两一锭,也叫“元宝”。“元宝”的造型很漂亮,两边上翘犹如双翅。外国人看到后可能觉得它更像一种工艺品,而非货币。小银锭一般叫做“银锞”、“锞儿”,零碎的银子则叫“碎银”。
到了明英宗时代,则把上好的银锭称为“纹银”。“纹”就是指成色,“足纹”就是成色较足。此外,还有“雪花银”、“细丝”、“松纹”等词汇,也都是明朝人发明的,在明代小说中都很常见。
在人类历史上主要有两种独立的货币文化,一是西方货币体系,以金银为主,没有穿孔,币面铸有图案;另一种是东方货币,以铜为主,有方孔,币面只有文字,没有图案。而明代的“元宝”、“纹银”和“碎银”,却处在这两种货币体系之外。此外,明代的白银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要看成色、称重量,好像中国突然间退回到春秋战国的“杂币”时代了。
时而“超前”,时而“复辟”。既有包罗万象的胸怀,又坚守着顽固的自负—这就是处在那个时代大变局中的尴尬明朝。
不仅如此,当时也出现了假银子和银子成色不足的现象。假银子在刚投入使用时比较好分辨,但使用时间长了外观上就与真银无异,这令政府很头疼。
为了防止缴税中的作弊行为,从明朝嘉靖年间起,户部尚书建议不但要把各州、府、县上缴的银子铸成标准银锭,还要刻下年月和官吏、工匠的姓名。然而,这种方式也不能遏制“火耗”等贪污方式的盛行。
既然使用“银两”这么麻烦,为什么明朝人既不像外国人那样铸 “银元”,也不将白银铸成“圆形方孔钱”呢?
对此,史书没有给我们答案。也许是因为白银仍不够充足,也许仅仅是出于习惯,因为不愿意改变“祖制”……
- 上一篇: 钧瓷的鉴定与收藏(图)
- 下一篇: 成扇收藏讲究真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