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陈履生:从书画同源的角度看韩美林的书法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2:01:52
中国的师徒教育有时候有不够人性化的地方,其中的“体罚”最为人所诟病。但是,人们根据美林的性格又给予了无限的期待,因为他总是让人们有着出于意想之外的惊喜。

资料图片

  相关链接:

  韩美林是引领当代艺术走在前面的灵光

  书法的要义在于法。就流传有绪的中国书法史而言,法有各种各样,既成定律又有发展,既有淘汰又有演进。就研习书法而论,需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但是,能不能“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并不重要。“打进去”就能成家,“打出来”则能成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能够“打进去”就可以卓然成家,当然,再能够“打出来”自成一体则更好,不过,这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一部中国书法史上千年,成体者屈指可数。

  美林与书法的关系可以溯源到五岁,可以说,绝大多数儿童的天性很难让其静坐在桌前面对碑帖和米子格或九宫格,因此,他的老师经常敲他的头,而头上每一个鼓起的包都是深刻的记忆。他没有记恨老师,因为老师让他最早认识了颜鲁公。中国的师徒教育有时候有不够人性化的地方,其中的“体罚”最为人所诟病。拿写字来说,执笔要求指实掌虚,虚者,掌里能握得下一个鸡蛋。还要求把笔捏得非常紧。老师在抽查的时候,往往会在学生不注意的时候从上面抽他的毛笔;如果捏得不够紧,笔从下而上迅速滑过会弄得满手墨汁。所以,即使学生不愿意,但当老师走近他的时候,他都会紧紧捏住毛笔。这是一种强化教育。这种强化教育能够让孩子自小就得到一些技术性的锻炼以及审美教育,往往会影响其后的发展,甚至受益一辈子。美林就是在这样一种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一位艺术家,反映在他身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早期的教育以及生活中找到根源。

  美林非常感念这种中国特色的早期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使他建立了与书法的毕生联系,因此,当他从事艺术创作的时候,书法的功底多多少少会影响到他的创作。而兼及书法或回到书法,则显得非常自然。美林在艺坛半个多世纪,声名满天下,长期以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却不为人所熟悉,因为其书名被其它门类的艺术成就所掩。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美林写的楷书虽然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可是,人们都没有像重视他的绘画或雕塑那样重视他的书法,相信,书法界的很多专门家们都不会认同他的书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林在书法方面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脱离了传统的规范,却仍然保留了颜真卿那种肥壮、刚健、浑厚的感觉和笔意,但是,人们更多的是从装饰、绘画等方面去欣赏他的书法,因此,他的书法存在几乎和他的画难以分离。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传统,“书画同源”也是中国艺术独特性的重要方面。过去所说的“书画同源”,是指同为毛笔,同为以书写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性的内容,使得书法和绘画在历史的源头形成了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书法绘画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早期源头使人们对它的认识有着相似的视觉内容。

  几年前,当美林的“天书”问世的时候,给予了社会强烈的震撼,因为,他以其独特的勤奋以及才情,用另外的方式演绎了与中国书法相关的另一方面的内容,这就是在各种笔画和结构中间,在原始艺术和文字的各个方面,沟通了相互的联系。“天书”之美的意义,在于他把结构和书写演绎得丰富多彩和琳琅满目,表现得意味深长,由此,我们看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几年之后,美林把他书写的真草隶篆以书法的形态集中呈现在人们面前,我想人们的新的惊讶是继“天书”之后的又一次感悟。他满足了人们的期待。因为,人们在看到“天书”之后,感觉到美林艺术的发展已经到了尽头——还能玩出什么花样?但是,人们根据美林的性格又给予了无限的期待,因为他总是让人们有着出于意想之外的惊喜。#p#分页标题#e#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