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小乾坤大 处处皆学问
在滨州供电公司,说起变电运行工区职工王德员,大家都知道他近几年比较忙。原来是紫砂壶收藏丰富起了他的业余文化生活。200多件藏品,不但妆点起了自己的家庭藏馆,而且从买壶、藏壶,逐渐成为了开壶、养壶、悟壶的“壶专家”。
一见钟情 爱屋及乌
说来偶然,2004年,王德员在淄博学习期间,一次课余与朋友逛街,地摊上的一把王寅仙的曲壶吸引了他的眼球。把玩间,竟然爱不释手,让他一时间着了迷。现在,他不仅收藏紫砂壶,而且还收藏普洱茶和茶宠。一把壶,从此拉开了王德员的收藏史。
“这搞紫砂壶收藏,就好比是酿酒,时间愈久愈有味可品。”谈起6年多的紫砂壶收藏,王德员显得有些陶醉。侃侃而谈,倒是颇有些专家意味。据王德员讲买壶是收藏的第一步,也是收藏的关键点。因为要想选一把好壶,首先要有丰富的鉴别经验。一是甄选,避免买到仿冒品;再是求疵,不能让瑕疵遮眼,而鱼龙混珠。选壶要先外观其行。看壶身、壶盖是否丰满,方器是否不内夹,圆形是否不瘦瘪。再看壶咀和壶把的组合的外切空间线条是否流畅。因为在紫砂行业内有这样一句师徒相传的谚语:“壶把随着壶身走,壶咀顺着把末出”,形象地说出了其中的奥秘。紫砂壶的第一功能是使用,第二功能是欣赏。因此首先要用得顺手,再是要有“金玉其外”的感觉,起码要看着顺眼。买壶时可以先拿起壶把用手指按住盖,感觉是否舒服。且其余手指不会触及壶身,否则就会烫手。然后还要看壶盖与壶身是否有间隙,盖边线跟壶口线要整齐服帖成一线,转动时不会出现太大的距离。
说话间,王德员从藏品中拿出一把壶,掀开壶盖又为笔者讲解起了选壶的第二步“内秀其里”。要检查盖子上的通气孔是否通畅,嘴管内的通水网眼有没有堵塞。把壶身托于掌心,用盖珠轻敲壶身,听听声音是否清脆。如发哑声,证明壶体有暗伤。以手指插入耳把圈内,试试端举起是否顺手。最好能试一试水,看看有无滴水涎水现象,如果水倾如柱、无声者即为上品。如果这样一个“体检”流程顺利走下来,无论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都能称得上是一把好壶了。
鉴赏把玩 学有小成
“紫砂壶的挑选固然重要,但是开壶更有讲究”。王德员顺手轻轻拿起一把扁鼓壶,给笔者又讲起了开壶的知识来。
在外行人看来,紫砂壶的收藏不过是把形态各异的壶囚放在橱架上而已。然而,王德员却把每一把壶都看作是一个“生命体”。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将壶盖与壶身分开,放入洁净、无油污的凉水锅中,将锅置于炉子上,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1小时后关火。目的是通过热胀冷缩让壶身的气孔释放出所含的土味及杂质。新壶经过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
“这是曼生十二式、这是僧帽壶、这是缀球壶、阴阳八卦壶、一捆竹壶……”。在王德员的指引下,走进他家的小客厅。笔者好像置身于一个紫砂壶的小小博物馆,真够让人欣赏一回的了。据王德员讲,这赏壶是最讲究文化底蕴的。一把放在最显眼位置的壶的名字竟然由9个字组成——叫“龙凤阴阳八卦一捆竹”,壶钮是阴阳鱼;壶盖上刻着八卦图;壶身则由“八八”64根竹子合围而成。最津津乐道的是一把装有红木把手的“唐羽”,此壶不但小巧,而且别致。据说源自于唐朝的一种舞蹈道具。几乎是每一把壶,王德员都能讲出一个典故来。为了了解紫砂壶,王德员专门买来专业书籍悉心研究。上班时间忙工作,下了班就忙学习、忙收藏,所以王德员现在的生活非常丰富。
养把好壶 品味人生
紫砂壶的使用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王德员认为养壶,要有闲、有心。因为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其本身浑朴的光泽。#p#分页标题#e#
据王德员介绍,新紫砂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而紫砂壶中的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更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壶的清洁,尤其不能让紫砂壶接触油污,保证紫砂壶的结构通透。说得起劲,王德员干脆现场演示起养壶过程: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这样就是“润壶”了。如果经常这样,就能养出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养壶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兼收并蓄,才能养出好壶。外养就是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水汽,让茶油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也就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事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否则,相互混杂就没有个性可言了,养出来的壶的品性也就不高雅。
在王德员看来,养壶就是人与物的交流和沟通。用手或毛巾之类的柔软织物摩挲的过程就是和壶的沟通过程,日久它便能闪烁出五彩纷呈的光华。在养壶时最好用山泉水,因为它是自然之水没有任何异味,不会干扰茶叶的香气。自来水则因为含有漂白粉的气味,会破坏茶香的醇正。滨州地处平原,没有天然泉水,所以每次外出踏青游玩,寻泉觅水就成为王德员首要的任务。
通过几年来的养壶经历,让王德员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 上一篇: 谈紫砂壶艺术的文化内涵
- 下一篇: 纯净温润的中国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