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油画巨作《开国大典》诞生的前前后后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6:05:48
据记载,为了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天,保存珍贵的历史镜头,莫斯科一个电影摄制组专门来中国帮助拍摄了开国大典这一天的盛况。董希文也是这一新潮流中的一员。

  1949年10月1日,金菊飘香的日子,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用他那带有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顿时,天安门广场上万头攒动,人们高呼"万岁",用心体验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幸福。

  遗憾的是这一庄严伟大时刻没有留下较为完备的影像材料。据记载,为了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天,保存珍贵的历史镜头,莫斯科一个电影摄制组专门来中国帮助拍摄了开国大典这一天的盛况。这些从各个角度拍摄的胶片无疑是最珍贵的历史资料,但几天后,存放胶片处却意外失火,人们奋力抢救也只保住了其中一小部分--就是现在我们常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那部分镜头。两年后,一位开国大典的亲历者用他的一幅伟大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庄严,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点缺憾。这位亲历者就是时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教师的董希文,而这幅作品就是彪炳千古的历史巨作--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1914年6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县。父亲董萼清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收藏家。1918年董家迁往杭州,董父常带幼年的董希文到杭州博物馆、西泠印社去看字画,给这位艺术家日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1933年,董希文考取了苏州美专,一年后又考入国立艺专本科。此后他又到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并先后到湖南沅陵国立艺专、河内巴黎美专分校学习。1943年7月,去敦煌艺术研究所临摹壁画,并与常书鸿到南疆公路工地写生。

  敦煌的3年艰苦学习让董更好地认识了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并将其与自己坚实的油画造型基础结合起来,为日后的"油画中国风"奠定了基础。1946年8月经吴作人、李宗津推荐,董希文开始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

  1950年4月,北平国立艺专与华北大学美术系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沉浸在新中国成立与新美院成立双重喜悦中的美院艺术家们画了大批革命历史题材画作。董希文也是这一新潮流中的一员。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