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里追寻“原始股”
当代艺术遇冷的趋势正为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提供了大浪淘沙的机会,具有实力的青年当代艺术家反而在市场低谷中愈显活跃。
日前,中法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上海巴塞艺术中心举行,来自法国的5位当代艺术家和6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以作品形式进行了对话。巴塞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宗莉萍表示,艺术品二级市场遇冷的时候正是画廊等一级市场培育市场的时候,类似国际间艺术作品交流的方式可以不断显示艺术家的实力。她透露,2010年该展还将在法国马塞万国艺术宫举办。
“在这样的国际交流展中,一眼就能分出中国艺术家和法国艺术家的作品,我更喜欢中国当代艺术家表现出的中西融合、碰撞的感觉。”在画展的开幕会上,一位藏家表示,尽管金融风暴影响了艺术品市场,但这对藏家和艺术家来说都不是坏事。“有些市场的泡沫可以趁这个机会挤出。”这位藏家对海外资金大肆炒作艺术品的方式并不认同,他说自己绝不去接“最后一棒”,而要发掘新兴市场。
画廊里的新兴市场
宗莉萍所说的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指的是画廊,拍卖行则是二级市场。这样排列顺序的原因主要是艺术品首先是在画廊这个交易平台上流通,到了一定的阶段,才进入拍卖行这个二级市场去流通。
经营中国当代艺术品的画廊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历史不过十来年。今天,画廊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比较具有产业规模的行业。画廊的生存依赖于经济和文化的基础,因此,它大都出现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在一些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小城市,画廊业也以星星点点的布局构成了城市中的一道文化风景。
宗莉萍在2006年开始介入当代艺术品画廊的经营,2007年,中国画廊业快速成长,北京的798和上海的莫干山50等画廊开始兴起。在这些被城市废弃的厂房和仓库中,中国当代艺术找到了成长的空间和交易的平台。但是由于艺术品在画廊的价格一般不会出现如同拍卖行一样一夜之间暴涨或者价格跳水的情况,所以如何持续经营画廊成了宗莉萍和众多画廊经营者常常思考的问题。
也就是在2006年,宗莉萍开始理清了她的经营思路:“挖潜力股。”她说她2006年曾经买过周春芽的作品,价格不高,但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价格就翻了一番,那时候她就想,画廊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进入二级市场之前发现足够多的“新兴市场”,她说此次参加中法当代艺术展的中国艺术家都是她相中的“潜力股”。
周春芽的确是2006年当代艺术市场上的明星人物。查看拍卖记录,他的作品《桃花》在2006年的纽约苏富比春拍中仅以44.658万元人民币成交,而同年6月在上海泓盛拍场上,他的作品《山石图》缔造了44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而在此之前,他就是某家画廊的“新兴市场”。宗莉萍表示,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比如叶强、邱光平,他们的作品还没有进入二级市场,但已经被评论界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画廊的一个明显的优势在于它们通常都是第一个发现新人艺术家的伯乐。新人第一个公开的个人展览往往都是在画廊举办的。此后,他们一步步走出来,参加各类展览,被评论家关注,最终获得公众和藏家的认可。所以想要发现和找到艺术品的新鲜血液,经常逛画廊,参加各类展览,是收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拍卖行的接力赛
前来参观中法当代艺术展的林先生基本很少出入拍卖行,却喜欢逛画廊。“拍卖行的价格波动太快,还是画廊的运作稳定点。” 林先生直言现在这几年,拍卖价格涨得太快,难免有不少泡沫。
据记者了解,2005年以前,国内绝大多数油画家的作品尚在低位徘徊,价格能超过百万元的可谓凤毛麟角。但进入2005年秋,国内当代艺术品开始出现大幅上涨,2006年始,张晓刚《同志120号》在纽约苏富比春拍以97.92万美元一炮打响,拉开了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飙升的序幕,并由此带动了岳敏君、方力均、刘小东等人画价的猛涨。随后,在国内出现了北京保利秋拍刘小东《三峡新移民》2200万元的高价,老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也水涨船高,《长江万里图》在北京翰海秋拍以3795万元刷新了国内油画拍卖新天价,当代艺术品的热度从此令人刮目相看。#p#分页标题#e#
到底是谁推动了当代艺术品价格的猛涨,又会是谁接下高价艺术品的最后一棒?据业内人士透露,《三峡新移民》在拍出2200万元的天价后,刘小东本人也一点没感到兴奋,甚至有些郁闷和困惑。他认为,“中国当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爆得有点畸形,当初《三峡新移民》被画廊收购后被一位印尼藏家买去,我以为他会永久收藏这幅画,没想到这么快就高价抛出。”业内人士透露,刘小东第一次出手价格尚不及100万元。
熟悉当代艺术收藏的人都知道,刘小东所指的印尼藏家就是先在印尼后居新加坡的“好藏之美术馆”主人郭瑞腾,这位收藏家多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国艺术品的买卖,近年致力于内地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不少国内有实力的中青年油画家的作品被其买断,低价买进“原始股”是他的一贯手法。2006年11月的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他2年前购买的《三峡新移民》被俏江南的老板张蓝以2200万元人民币竞得,而郭瑞腾一买一卖获利高达上千万元。
宗莉萍告诉记者,快速发展的市场使得很多中国藏家去接拍卖行的“最后一棒”,所以市场低谷的时候,正是藏家思考如何抢到“第一棒”的时候。
“新人”在哪里?
按照对中国艺术家的区分,目前普遍分成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留学国外的徐悲鸿、陈抱一、刘海粟等艺术家,第二个时期是属于这些人的学生,也是留学国外的,比如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靳尚宜。 第三个时期是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徐冰、蔡国强等现在最当红的艺术家。而第四时期的艺术家大多还没有大名气,作品暂时也没有进入二级市场。
此次中法艺术邀请展上亮相的六位中国艺术家分别是葛峰、江蘅、李昌龙、叶强、邱光平、张爱东。无疑这六位艺术家都属于第四时期。但前来参观的不少藏家却对他们的作品显示了积极的购买意向。一位已经购买了邱光平作品的藏家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的确非当红,但未来的市场他们一定是很重要的参与者。”他分析,前几年中国当代油画是具备高投资价值的最佳时期,被国内藏家们忽略了,很多好作品都以很低的价格被海外资金收购,等到国内藏家开始介入时,昔日的“原始股”已陡然变成“高价股”,许多成交价格早已高得离奇,真正投资收藏的大好时机已然错过,所以现在他的收藏思路就是从购买“新人”的作品入手。
不过选择什么样的画家更符合市场口味呢?据记者了解,此次参展的不少艺术家作品都有强烈的东西方碰撞的味道,同场展出的法国艺术家对此评价也很高。参展的中国艺术家叶强说,东西方手法的融合并不是迎合西方审美需要,而恰恰是现实的写照,中国当代艺术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反映当代意识,这也是被市场认同的原因。
- 上一篇: 书画市场危中有机 今年“打折过冬”
- 下一篇: 朴拙厚重的艺术——读季爱民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