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市场:收藏者的盛宴投机家的危机
“对于真正的收藏者来说,现在正是买进艺术精品的最好时机。”广东保利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岩,台湾晴山艺术中心负责人陈仁寿,巴黎文化艺术事件组织中心主席艾立克·方都——三位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工作性质的文化艺术市场一线人物,对于当下的艺术品市场却有着惊人相似的看法。
广东艺术消费仍潜力惊人
作为一名国际艺术策展人,艾立克·方都从1998年起便开始将欧美各国的艺术家大量介绍到中国,至今仅组织到中国的法国艺术家就有700余名,参加了北京、上海、香港、广州举行的20余届艺术展。
今年是方都第四年参加广州艺术博览会,与往年一样,他依旧给这个他“最喜爱的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国际艺术家——超过70位艺术家及总数超过1000件作品。他们来自法国、比利时、匈牙利、伊朗、加纳、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美国,其中伊朗、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更是首次参会。这批艺术家大多是活跃在各国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和活跃分子,“我希望给广州观众和买家呈现出西方艺术在当代比较全的面貌。在选择上,我侧重于观念前卫、手法现代和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作品和艺术家。”
对“经济危机”、“金融海啸”这些近期频频在各种场合出现的令人“心惊肉跳”的名词,方都更多地看到的是它们的“正面效应”。“上个月我参加了伦敦艺术博览会,那里的成交量比去年还要高。经济危机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正面影响,大家都把钱从银行和股票市场中提出来,投到艺术品和奢侈品市场中来了。”
方都认为,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让很多人意识到,并不是只要用钱就可以操纵一切东西,艺术品还是应当回归到与其本身价值相符的位置。“这是个绝好的把投机家们清理出去的机会!”方都说。
在具体的市场运作方面,方都表示,如果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参展团队,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也一样可以有可观的收益。比如在中国,藏家们比较喜欢具象的作品,抽象的作品就相对受冷落。“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各城市,和香港、澳门一起,构成了一个经济力量雄厚、非常有潜力的艺术品消费区域,这也是我不断到广东、香港等地举办艺术活动的原因。”
专家认为:经济危机彰显艺术品收藏特点
“越危机,越保值”
真正收藏者是调整期赢家
李红岩认为,在当下这轮艺术品市场的调整中,仍然有不少人是赢家。这就是“真正的收藏家”群体,“很多收藏家说,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他们抢不过那些投机炒作的,但是现在他们的机会来了。”因为真正的收藏家并不在意艺术品短期的收益率,他们购进艺术品,一方面是看重艺术品稳定的保值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个人审美和爱好的需要,因此他们往往关注作品的实际质量和艺术价值。这种投资和收藏观念,让这些人手中的艺术品呈现出“越危机,越保值”的能力。
李红岩说,在各种投资方式中,艺术品投资是一种风险低、回报高但是周期长的品种。在比较正常的市场中,通常每5~10年的收益率在35%左右,而且从长线来看,始终是保持稳定的上涨。它的另一个特点是避险能力很强,世道不好时至少还可以放在家里自己欣赏,实在有什么大的社会动荡,打个包也就带走了。在上世纪90年代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中,艺术品消费反而出现一定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外,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暂时“冷清”也并非完全是经济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某些艺术品,特别是古玩类,新冒头的精品不多,限制了藏家的购买欲望。但是如有真的好东西,藏家出手并不含糊。在这个月初结束的北京保利2008秋季拍卖会上,日本珍藏重要明清陶瓷专场100%成交,总成交额3.92亿元,就是个绝好的例子。#p#分页标题#e#
李红岩还认为,当代艺术品近期的颓势,给了写实油画等传统艺术品种更多机会。其实当代艺术与写实油画等几乎是同时进入艺术品市场,但是近几年当代艺术的步子迈得有点儿大,反观写实油画,走势一直平稳。
- 上一篇: 程亚杰油画:隐藏于古典韵味下的神秘
- 下一篇: 有距离的风景——谈唐寅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