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全面综合型”造假法之“印刷成品”辨识
图1
图2
当今,在“全面综合型”众多疑伪成品中,与“印刷成品”招术有牵扯的书画简直层出不穷。这在很大程度上缘自于由正规渠道出版的书画印刷品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无与伦比”地位。
那些有意将某书画伪作印刷在正规出版的书中、或正规出版的大或小的拍卖图书的封面或封底,或是易拉宝、手提袋、请柬等宣传品的最醒目、类似于“招牌货”位置的,统称为“印刷成品”造假。其实道理很简单,书画只要被印刷,就算不是正式出版性质的,也多多少少具有被昭示与彰显之效能,就如同“皇帝的新装”,常人一般不敢贸然站出来说皇帝没穿衣服。那么到了本身骗性就较大的“复合型”书画伪作这儿,它们一经印刷“提醒”,其“精神属性”就骤增,“客观属性”便大大地“淡”化下去。现在让我们共同来判断一件署名潘天寿画作的真伪及其与本话题是否有关。
2007年12月,北方某拍卖行拍卖书画数百件,其中图1——署名潘天寿的作品《石榴》就在其中。此画不但作为该场拍卖图录封面刊载,同时还被印制成招贴画布置在进入该拍卖预展展厅通道的墙上。在预展现场,笔者正好看到五六位像买家模样的人围在该拍品前指指点点,压低嗓音在极力表述两种观点:一方表示该画既然被拍卖行以印刷方式作重点推介,对购藏它已没有必要心存顾忌,大可放心地去竞投;另一方说此画画面的笔墨结构和题款与出版在潘天寿某大画集中的一件真迹过于相似,对其艺术性与署名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前者之所以准备去竞投,很显然是因为“印刷成品”让他们像吃了定心丸一样,而后者的怀疑也正和笔者对此件作品的存疑观点一致。于是,带着疑问,笔者找出潘天寿画册中的真迹图2,将其与图1做了一番比较后发现,它们之间有两处“隐藏”的相似和一处表面的不像。相似处之一是二图题款:图1中的大段题款处透过行款(指字与字的编排与疏密不一样的外观),其单字结体基本是完全相似的;相似处之二是把图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九十度后,发现图1中整棵石榴树的笔法与造型乃至于画面构图与图2的接近程度达到80%以上。不像之处是图1画面左上方多出署有“雷婆头峰寿者”六个字的题款,而在图2上没有出现,但在潘天寿其他真迹作品中却常见有相似笔法与结体的题款。
虽然笔者没有在此明说“标准答案”(是出于鉴定书画对事不对人的考虑),但十分希望广大藏者对“全面综合型”的“印刷成品”成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此种作伪的实质是诱骗那些鉴藏资历不深、眼光不到位的买家在心理上“先入为主”地去认可当局成品(也便于卖假画者顺水推舟般编故事),它是一种书画售假的“心理战术”和策略。因此,辨别任何书画的真伪只能看书画作品本身,书画的鉴定原则是心中先要有标准,然后对待鉴定作品作笔墨、造型乃至思想性这些内在要素做综合系统地评估。
- 上一篇: 花鸟画上的创新 明?沈周《慈乌图》
- 下一篇: 收藏瓦当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