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书画装潢的形式美
内容摘要:本文从艺术设计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书画装潢的样式规格、材料肌理、色彩的搭配,制作工艺的形式美进行考察,通过阐释其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审美特征及其直觉的审美手段,进而揭示出其广泛的实用价值和高雅的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画装潢逐渐演变成与书画艺术、建筑艺术相配合的工艺形式,从而使书画装裱品式成为一门完整的艺术。经过装潢后的裱件对书画作品起着保护其品质、延长其寿命的作用,并使其与画心融为一体,并提升其艺术价值。同时通过装潢的形式与画心的内容的完美统一,体现出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讲,书画装潢是装裱师根据艺术家的意念所进行的一次再创作过程。它通过对整件作品样式与规格、材料肌理、色彩搭配,及其制作工艺的运用,并将此诸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而产生出完美统一的艺术作品。
本文从艺术设计的视角,通过对诸如中国当代书画装潢中的形式要素的分析、提炼、概括,梳理出能引起人们审美愉快的形式和特征,同时通过对其样式规格、材料肌理、色彩的搭配,制作工艺的形式美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探索出中国书画装裱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一、样式与规格之美
书画装潢起源极早,秦汉时期的“经卷”、“屏风”都是经过装裱而成的。《后汉书》所记载桓帝的“列女屏风”,《三国志》所记东吴曹不兴为孙权画的屏风,皆通过裱褙,且多用粗麻纸,布帛等粗料复背加固。《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二十三有弘文馆:“拓书手三人,笔匠三人,熟纸装潢匠九人”的记载。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亦云:“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 从中可见古代书画装裱的样式之一斑。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审美观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使书画装裱工艺向更深层次发展。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立轴(图一)、横批、屏风、屏条、册页(图二)、折扇、团扇、镜片、手卷(图三)等样式;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展示空间的变化及现在社会的审美的需要,装裱师们根据不同的画心尺寸及观赏收藏的要求,探索出更加适应于现代人的审美需要的书画装裱样式与规格,运用锦眉、隔水、惊燕、矩条、诗堂等装饰合成,设计出不同面体,创作出符合美学特征的作品。如立轴,装裱师们除承袭一色式、二色式(图四)、三色式、纸镶绫边、宣和圈小边、宣和式、锦眉等式样外,为了适应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当今社会多元化的审美变化,满足装饰需要及现代模式下的展览需求,他们根据书画作品大小、形式而创作新的款式,进而对欣赏的角度、顺序、距离乃至接受信息的强度都施加一定的影响。
同时,由于当代展览模式对于装裱样式的影响,使现代书画装裱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更强调个性,并有装裱与创作融合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画心部分对外的扩张,装裱部位主动容纳画心样式的渗透。另一方面装裱被纳入创作的考虑因素,作为形式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装裱与本幅乃至于环境的一体化。装裱的尺寸亦因建筑格局的改变而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室内环境的要求。
在现代审美需求语境之下,装裱因素作为装饰媒介、环境艺术设计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书画装潢师们对其要素与建筑样式的协调统一加以关注,进而按照不同的比例搭配,设计出不同体面,创造出符合美学特征的作品,使裱件既和谐又有对比,既均衡又不失动感。他们根据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曲线的变化,做到除了与画意内容相结合外,还在造型上作一系列变化。如蒲华所作诗画作品,被裱成“山水斗方扇面诗堂四幅屏” (图五),斗方山水与扇面书法诗堂合裱在一起,配以浅灰和深灰两色镶料,又由四幅组合为四幅屏,悬挂在一起,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从使作品达到动中有静,完整的融合到展示环境中去,既具有个体的形式美,同时又是整体环境中一个元素与组成部分,两者相得益彰。#p#分页标题#e#
- 上一篇: 张海涛:选择即为一种价值判断
- 下一篇: 浅谈奥林匹克纪念币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