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藉丰厚 鲜活灵动——读王子和《金陵十二钗》组画
有人说,《红楼梦》是诗小说;也有人说,《红楼梦》的不少情节和人物,都可以入画,作者笔下就有画境。据已发现的材料,曹雪芹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画家。他的挚友们在写他的诗句中多有提及。爱新觉罗·敦敏有《题芹圃画石》诗云:“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
李放的《八旗画录》后编卷中也有记载说:“曹宜从孙。”《绘境轩读画记》云:“工诗画, 为荔轩通政文孙。所著《红楼梦》小说称古今平话第一。”在香山的传说中,曹雪芹的好友鄂比曾向他索画,得到过一幅《平湖秋月图》,可惜“失之于蜀”!虽然至今我们也没有见到一幅曹雪芹画作的真迹,但他的挚友们异口同声说他“善画”,总是事实,而且《红楼梦》小说的创作艺术,也是他工诗善画的最有力的佐证。
就说小说女主人公之一薛宝钗向众姊妹讲的那番工笔的画法和用具,何等通俗而透彻,也岂是不谙熟画理的人所能讲出的。脂砚斋诸人多数是作者亲友,他们的评语,也多处用画法来评论作者的写人写事写景。第一回在作者阐述《红楼梦》创作意旨的一段话上,“甲戌本”就有这样的艺术概括的评语: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音,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后傅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秘法,亦不复少……
正因如此,可以说《红楼梦》中诸多人物、情节,特别是那些女主人公们,作者笔墨虽繁简不一,色调浓淡各异,却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具有独特的个人风采和神韵,氛围和境界的多层次的皱染、烘托和艺术创造。人们可以随手拈来,道出小说中可以入画的情、境、人。如“元春归省”、“黛玉葬花”、“宝黛共读西厢”、“宝钗扑蝶”、“湘云眠芍”、“妙玉待茶”、“惜春作画”、以至“袭人箴规”、“晴雯补裘”、“灵官划蔷”、“平儿理妆”、“鸳鸯抗婚”,也包括群体的画面,如“黛玉进府”、“秦氏出丧”、“宝玉挨打”、“两宴大观园”、“群芳开夜宴”等等,无一不能入画,无一不以其深刻的内涵激发画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200多年来,已不知有多少画家进入《红楼梦》的艺术世界,虽取材于小说,却各以其特有的笔意墨趣,解读着《红楼梦》与曹雪芹的思想艺术创造。
年前承黑龙江著名画家王子和先生寄赠一本他的画集,并送来了他所绘的金陵十二钗年历,要我读后提提意见。读了子和先生的画集,虽然对他的古代人物画如《高山流水》、《老子出关》、《观沧海》、《杜甫》等的意蕴,产生了强烈而又朦胧的“共鸣”,却因为自己的美术知识甚少,说不出所以然来。要是大胆地说一句,在我的印象里,子和先生的作品,无论是景物的气势、氛围、人物的姿态、神韵,都是在写意与写实的水乳交融中创作出来的。虽致力于水墨人物写实的创新,却又蕴含着明显的中国画写意的传统。
上世纪50年代中,我曾在莫斯科看到过列宾的《伏尔加纤夫》与《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这两部杰作从写生、草图到油画作品的最后完成,总算对这位现实主义大师那些名画创作的艰辛过程,有了些了解。青年时代总是和黄胄同志一起开会,时常看到他在一个小本子上孜孜不倦地画着不同姿态的驴,后来读到他给闻捷的《吐鲁蕃情歌》插画的千姿百态的维吾尔少女骑驴的画面,也才知道他笔下那些充满民族风情的精美的作品,也是有着千百幅速写的基础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谈到艺术境界的审美意蕴时说:“言气质,言神韵,不若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节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而“大家之作”之所以有境界,又是“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我是从这节经典论述里,找到了子和先生古代人物画的魅力之源。我想“境界”应是画幅整体所形成的审美意蕴。子和先生的《金陵十二钗》(共13幅,有一幅是宝黛合写:西厢记妙词通戏言),虽取材于《红楼梦》,但对曹雪芹的“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的创作意旨,有着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认识。#p#分页标题#e#
金陵十二钗,多数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成功的艺术典型,不可重复的“这一个”。个性迥异,形象丰满。王子和的十二钗画幅,虽取自小说人物性格的个性情采,却融合着表现不同性格的氛围和背景,写实写意,创造出一个个笔情墨意浑然一体的新境界。
贾氏四春:元、迎、探、惜,在大观园中,本是这末世贵族的悲剧主角。子和先生各取其突出个性特征的生活的一瞬,塑造了她们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元春省亲”,有如百鸟朝风,在鹤群环伺中的贾贵妃,端壮俊丽,不只显示了华贵的气质,而且表现出女尚书高雅的品位。有“女政治家”美誉的贾探春,在子和先生的画幅里,并不是写她的“理家显才”,而是描绘她正在抒写起社书柬的“文彩精萃”,使读者仿佛听到她向贾宝玉挑战的铿锵名句:“孰谓莲社之文雄才,独许须眉。”至于惜春作画,我们经常看到的,多系大观园女儿国群体聚集的场面,子和先生却把笔力集中在这童稚少女神情贯注的创作过程,一幅已有轮廓的大观园正在她精心描绘之中。在《红楼梦》前80 回,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的悲剧业已形成,这幅画的标题虽是“迎春遭噬”,画面是这位懦小姐独坐在树下拭泪,意蕴则是诀别紫菱洲的绝望与哀伤。更激发我遐想的是《黛玉埋香》的画面:落红遍地,手扶花锄在沉思中的林黛玉,仿佛使我听到了她低吟中的“天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而《湘云眠芍》,则不取其花中睡态,而是精心描绘了她埋在花丛中正整理头饰的俏丽的身姿,以突出她的“蜂腰猿臂、鹤势螂形”的巾帼之美。《凤姐弄权》不写其浓妆艳扮、戏彩斑衣,而写其素妆静坐、端杯沉思。断树稀竹,木桌木椅,桌上堆着水果,环境氛围自是“弄权铁槛寺”,而非她在荣府华贵的居室,但画中人物的神韵,却又极富概括意义。她在想什么,既可以是谋算替“李衙内”强娶金哥,以收取那三千两银的贿赂;也可以是在想如何应付荣府上下,借以肥己,或者还是听了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件后,“越想越气”,“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这才是王熙凤典型性格的深刻内蕴。
《红楼梦》的绘画作品,包括各种版本的插图,我读过不少。但以传统水墨传神地写出金陵十二钗的个性情采,而人物肖像的体态造型和景物的描绘,又处处显示着写实的扎实功底,却是子和先生表现出的蕴藉丰厚、鲜活灵动的艺术世界。
我从一个《红楼梦》爱好者的视角,谈一点个人的感受和鉴赏心得,可能有谬误,有错觉,好在外行人说错话,也无损于子和先生的笔情墨意。
- 上一篇: 瓷与画对话很“火药”
- 下一篇: 没找到最佳归宿 匡时油画摄影专场拍卖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