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油画:艺术市场的免检产品?
如果要考察一下近些年来中国油画市场中的事件,那“四川现象”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要是对近年艺术市场热销榜上的“钉子户”做个普查统计的话,估计“四川油画”要占惊人份额,所以在市场各界的心目中这些作品简直就是市场免检产品,直接对接着热销和高利润。如今川军核心力量已经是身价不菲,要想试试水不仅要有人民币,还要有点身份。四川艺术群体的高利润诱惑资本的大手伸向更年轻的艺术群体,颇有咬定四川不放松的劲头。但上一代的成功模式是不是真的屡试不爽呢?是不是随便抱住一个就意味着和未来的明星发生关系了呢?从理论上说:有点悬!
四川启示:团结就是力量!
“四川画派”是个历史延伸的概念,其中涵盖了以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为核心的艺术群体的探索、传承与拓展。在这些过程中,77、78级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们奠定了后来在中国油画历史上风生水起的地域流派的基石。在四川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艺术家的激情和感慨少了些束缚,多了些率性和宽松的土壤。至今仍让很多亲历者激动的“野草”画展就在那时破土萌发,而在文革之后,以程丛林、高小华为代表的反思一派秉持着厚重的历史批判意识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以自己的画笔开始了影响川美油画一个分支的探索和开创,同时以何多苓等为代表的另一支力量也在启动,在个人化的精神性世界中培育出颇具浪漫情怀的梦花园。
作为川军少壮派的张小涛将程丛林和何多苓描述成川美的两大精神派系,“程丛林和何多苓在考进美院之前就已经画的不错了,他们两个就像是老大哥,后面的艺术家都像小兄弟跟着他们,至今我们见到他们还是充满敬畏的感觉 ”。其实正是这种对于绘画技艺和理念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的创生演化出四川油画后来的五彩纷呈,但在丰富中仍可见渊源传承。所以其实之所以被称为四川画派是成立的,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一种以地域为圈层的文脉传承和精神皈依,这个构成了一种艺术上的血缘流传,而也因为此,这个地域的艺术传奇才会延续至今。
也许是盆地的地缘关系,相较于其他地区的艺术群体,四川艺术家显得更加团结。这种抱成一团的方式,在艺术上可以互相观摩和指点,在艺术生态中则可以相互提携。“现在有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拿着他的画来让我看,我都是很认真的去看。我特别能够理解他们的现在的心态,因为我当时也是这样子。那个时候很幸运,我们的前辈们没有将我们拒之门外,而是言传身教、提携有加,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要是当时是被拒绝,那绝对会对以后的艺术道路产生负面影响。提携后进,我想这也是四川美院形成的一个传统”,张小涛如是说。而即使是在北京看四川艺术家的个展,你也会看到四川艺术家济济一堂,气氛融洽,这也是一个团结的佐证。
艺术上的传承递进,现实中的相互提携扶持,精神上的皈依感召,这些在一个稳固的文脉的传承和超越下,就演化成了如今艺术和艺术市场中的四川军团。他们一个方面保持着对中国社会变迁的敏锐把握性,并将之以特有的形式视觉化。另一个方面,他们以一种地域的文化凝聚力量,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中国走出了一种特有模式。
资本“熊抱”下,年轻艺术家是不是还能靠得住?
现在出去到圈子里面聚会的场合坐坐,充斥于耳的就是某某画廊又去四川签人啦,某某藏家准备投入一个亿运作那个川美在读学生,诸如此类。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四川的年轻艺术家见面的口头语会不会变成“今天你签了吗?”。作为市场营销逻辑,著名品牌和该品牌的衍生系列是会形成一种衔接的价值链,所以无论是掌握了链条的那一段都是可以获得相应的利益的。正是出于这种逻辑,很多的画廊主和投资人成百雄师过大江,前仆后续的去四川美院蹲点找矿。他们相信只要是这里出来的艺术家,其创作的一定就是市场免检产品。签下了一个年轻人,也就等于傍上了未来的明星,仅仅就是想想,这个愿景也是蛮让人激动的。#p#分页标题#e#
而有些四川美院的年轻艺术家也是娴熟的掌握着局势,秉持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古训,在前辈的成功逻辑和启动经验的言传身教下笔耕不辍,也热情的接受资本的熊抱。但是说实话如今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不再有一个一代人都经受过的刻骨铭心的挫折,也没有了任何的统一的假想敌去批判和对抗。所以这个时代不仅仅是四川地区,就是全球的大部分地区也都进入了多元化时代,没有了一个强势文化力量和同步的社会变迁体验,因而也就在一种内核上对前代形成了区隔,而资本正日益扩大着这个区隔。所以那些年轻的小水手需要寻找的是新的舵手,而前辈的传承要在这里部分失效了。
另外还有些问题,一个是安逸的环境中培养的小烦恼以卡通的形式被批量倾诉,且其风格极其接近商业插画。还有一个问题很严重,那就是有些年轻艺术家有些太过商业化,在资本的要求下直接变身成了劳模,批量化生产的流程带来了时间的耗费和质量的难以控制,而这些正是艺术的敌人。所以说资本的发烧往往带来的就是艺术品质的稀释,尤其是其终端伸向了尚未成熟的艺术创作端的时候。而换个角度,操作者要是太多相信免检神话,那大浪淘沙之后资本蒸发也是在所难免。
圈内人士话“四川画派”
叶永青:四川画派的口传耳闻,师徒相承的特征很强。当然,这个现在很难说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因为四川地区有一个明显的地域特征,就是容易抱团,容易形成明显的传承脉络和师生关系。这里没有“代”的说法,而是形成一个成功的样式和方法之后,很容易地就被传递下去成为一个整体的特征。这样对于年轻人的创新或者怎样发展地继承都形成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李元:四川艺术家在周春芽之后的,郭晋、郭伟、赵能智的价格现在都不错,张小涛,毛同强等也还都好。上一辈成功的范例很容易就被下一辈接受。四川青年艺术家也很明确自己走什么样的路子更容易成功,这是一个传统。
吕澎:四川的传统是年轻一辈向老一辈学习,今天主要是精神上的学习,这是好的气候,周春芽和何多苓等是较年长的画家,年轻艺术家能清楚地看到他们是怎样走的。这能带动一批年轻的画家。这是西南的一个传统,昆明等地也有这样的传统,而其他省市则没有这么明确的传统。
赵建平: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四川特别是成都是个比较温和、安逸的城市,相对北京、上海来说是个比较适合创作的地方。四川的艺术家都比较勤奋,比较团结。近两年来他们在各类展览或是市场上都比较活跃。
林永山:四川画派是最活跃的群体,是一个集团军。在全国来讲传承很好,师兄带师弟,而其他地区多为单打独斗。最初周春芽、郭伟、杨冕等人在蓝顶做工作室,后来很多年轻的画家都过去了,成为艺术区。
链接:
翻开近30年的中国当代美术史,四川地区(包括重庆)艺术家占据着重要的篇章。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伤痕美术”与“乡土主义”席卷中国美术界,这一时期四川地区涌现出了高小华、程丛林、何多苓、罗中立、张晓刚、周春芽等一批中国艺术界的重要人物,形成了“四川画派”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它在中国艺术界的地位。其中很多的艺术家如今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泰斗级人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这些艺术家的成功给他的后继者树立了标杆,四川艺术家才能一批一批不断的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在青年一代中,郭晋、郭伟、张小涛、赵能智、杨冕等艺术家成为“川派”少壮派主力,也成为目前中国创作力最为旺盛的一批艺术家;甚至像李继开、熊宇、曹静萍等一批艺坛新秀也日渐受到艺术市场和学术的偏爱,目前艺术家最为明显的“卡通艺术”倾向,在四川艺术家中也最为盛行。
如今在川渝地区有像重庆坦克库艺术区、成都蓝顶艺术中心等地方聚集着众多的艺术家,全国各地的艺术经纪人、批评家和策展人等都对这些地方趋之若骛。四川艺术家之间虽然在创作上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向,但是在四川艺术繁荣优良传统对他们的艺术道路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艺术界和艺术市场人士对四川年轻艺术家的偏爱在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至少里面的大多数艺术家能够像他前辈艺术家一样能够坚持艺术创作的道路,而不是遇到些许挫折就转行而半途而废,这种信念对于一个人能否成长为优秀的艺术家至关重要。但是,在年轻一代四川艺术家中一部分人呈现出浮躁、投机的心理,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动辄开出十几万的画价,四川地区的艺术家面临着目前中国所有艺术家同样棘手的问题——艺术怎样面对市场。#p#分页标题#e#
- 上一篇: 潘德海绘画形象变化析评
- 下一篇: 《奥运火炬传递》系列纪念邮票成收藏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