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油画

市场观察:再谈价格的敏感性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16:00:32
  值得庆幸的是,在此价格特别敏感的当口,上海泓盛不但坚持油画雕塑专场拍卖,坚持推出高价拍品,更坚持信息的透明度,在拍卖当天就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公布拍卖结果。

  在艺术市场出现行情逆转,当代艺术价格大幅跳水的2008年秋拍,杀价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即便是全球两大巨头佳士得、苏富比,今年秋拍也是临场降价没商量,甚至爆出了保证金亏损的新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还要谈价格的敏感性?

  那要从1月5日上海泓盛刚刚落槌的秋拍说起。巧得很,上海泓盛秋拍落槌意味着2008年秋季艺术品大拍画上了句号。尤其是其中油画雕塑专场,虽然交出了成交率近6成、总成交额两 千多万元的的成绩单,但正如上海泓盛总经理赵涌所指出的,买家比较谨慎,高价作品追高意愿不足,对价格还是很敏感。

  这种对价格的敏感,似乎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观察:

  首先是买家对价格的敏感。有必要指出的是,这次泓盛的拍卖场不缺人气,现场五六百人的上座率创造了历史记录,各路藏家该来的都来了;泓盛的拍卖场也不缺高价成交的拍品,如李山、孙良的作品都是几百万元成交;但是,几乎所有的拍品买家都是锱铢必较,大多数都在最低估价附近成交,大多数都是一口价,很少出现互相竞价的局面。这反映了买家捂紧口袋的心态。而这正是值得警惕的信号: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拍卖场投下了浓重的阴影,经济基本面实实在在地影响了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量。

  其次是委托人(卖家)对价格的敏感。这次拍卖有一个做法,那就是拍卖前在上海泓盛的官方网站上,大多数拍品挂出了比拍卖图录所标明的最低估价更低的报价,这说明卖家被迫放低身段,对价格不得不敏感。

  第三是拍卖行对价格的敏感。拍卖行借助细分单元的策略,对整个专场的拍卖格局做了精心布局,拉开价格档次,增加低价拍品,减少高价拍品。从拍卖结果看,整个策略大体取得成功,但其中还是传递出严峻的信号,如两个“艺海星潮”单元,一个集中高价的中坚艺术家的作品,一个都是低价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两个单元的成交率就截然不同。这反映价格的敏感对于市场的主力阵容而言,意味著严峻的重新洗牌。

  值得庆幸的是,在此价格特别敏感的当口,上海泓盛不但坚持油画雕塑专场拍卖,坚持推出高价拍品,更坚持信息的透明度,在拍卖当天就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公布拍卖结果。在人们对拍卖纪录普遍怀疑的冬天里,这不能不说是一股难得的暖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