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画收藏 > 国画

范美俊:展览名称不应自作过多价值判断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6-05-30 09:50:08
”等哗众取宠之名。  更遗憾的是,业界“最具学术性”“最具市场潜力”等不遭人待见的字眼还常出现在展览的媒体报道上。

  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展览简直让人应接不暇。稍大一点的城市每到周末往往会有好几个展览同时开幕,而展讯在一个月之前就开始在微信、报刊和网络等渠道传播。我的感觉,不少展览与普通民众关系不大,但那些需要赶场子的记者、批评家可就苦了。有时,我也会收到一些邀请,但未必每展必看,一是无法分身,再是不愿意舟车劳顿,何况开幕时会有朋友做微信直播,稍后又有各种媒体对已取得“圆满成功”的展览详细报道。

  在我看来,不少展览名称无论起得多么“学术”甚至“惊悚”,只要看看参展名单就能大致了解。如果真赶过去很可能会失望: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与“一招鲜”式的书画作品,还是那几位策展人、批评家与画廊老板,甚至连开幕酒会上饼干、水果的样式都差不多。画家唐允明曾用一句四川话形容:“转来转去都是那些人。”这句大实话,颇准确地表达了这种观展疲惫。而内里的真正原因,则是作品平庸、观念空泛而难让人有新鲜感,且具有圈子化的排他性。有些展览甚至让人怀疑是无意识地玩概念,是为展而展,是为了保证艺术家的出场率而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用差不多的作品露脸,今天的展名可能是“传统回顾”,明天则为“当代走向”。更有意思的是,有些画家同时参加新打造的不同“画派”所组织的展览,而且还都是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

  时下的展览大概包括主旋律展、学术展和商业展三大类。主旋律展多直奔主题,有着纪念、庆祝、歌颂等关键词,学术展往往注重观念,而商业展则稍微复杂些。比起劣质地摊货或量产的行画,商业展的作品多少具有行内认可的一定艺术水平。其实,这些展品与画廊售卖的作品相差无几,既然是展览那就得多少有点学术噱头,得“标配”展名、前言、策划、研讨会、学术主持……估计没有哪位艺术家会自降身价地坦诚地称其展览纯粹为了卖作品,也从未见过有“商业”两字的展览名称。

  显然,无论是群展、个展,还是主题展,一个响亮的名字可以让人记忆深刻并为之增色不少,如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题目就成功了一半。1985年的“半截子画展”,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十人联展,准确地表达了40多岁的中年画家心态:他们比起老一辈革命艺术家来说资历太浅,相较年轻人的狂飙猛进又显保守,有人曾自嘲“先生说我们是未出壳的鸡,后生说我们是孵不出来的蛋”,意思是做学生太老,而做先生又不够老。

  与那些胡乱篡改成语、故作惊人之语的大量展名相比,某些大而无当的展名更是令人生厌,特别是那些高大上、伟光正的标题,诸如:“中流砥柱”“时代先锋”“回归经典”“熔古铸今”“守正创新”“力能扛鼎”……总之,净拣好听的使。名副其实也倒罢了,若名不副实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则会沦为网络上满天飞的“标题党”而让人耻笑。全国美展、全国书法篆刻展等高规格展览,虽高手云集,但绝不会江湖性地冠上“大师从这里升起”“书画技术哪家强?”等哗众取宠之名。

  更遗憾的是,业界“最具学术性”“最具市场潜力”等不遭人待见的字眼还常出现在展览的媒体报道上。“天下三分明月夜,无奈两分在扬州”,怎么一下就把学术性、市场潜力都汇你那儿去了?此外,在“副刊”逐渐消失的报纸,文化、娱乐、艺术甚至体育信息往往混搭在一起,简称“文娱”版,这给人感觉是:艺术也开始娱乐化了。

  就像新广告法规定医药医疗广告不能宣称“疗效”,商标注册不得有“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的禁止性规定,我认为展名的功能仅仅起到提示和启发观展者的作用,应如学术论文的摘要,不应自己作过多的价值判断。展览不能光拼展名与开幕式,还得靠作品说话。即便作品上佳,把展名取得低调平实一些,也无损艺术家的形象及展览本身的价值。#p#分页标题#e#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